1944年,八路军兵工厂因为缺黄铜,无法生产子弹,一个农民知道后,便来到根据地,嘿嘿笑道:“黄铜啊,我家有800斤呢!”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里,八路军和新四军面临着严重的武器弹药短缺问题。1937年抗战爆发后不久,国民党政府就停止了对八路军的军火供给,对新四军更是百般刁难。 战士们只能靠缴获日军的武器弹药来维持战斗,每支步枪仅能配备三到五发子弹。在战场上,战士们打完子弹后,就冒着枪林弹雨去搜集弹壳,这些珍贵的弹壳要送到后方去重新装配。 1940年初,八路军的弹药情况已经到了极其危急的地步。在太行山区的一些部队,战士们甚至要把子弹分成两半来使用,先把后半截的火药倒出来存着,等到战斗时再重新装进弹壳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在黎城县下赤峪村开办了一个复装枪弹厂。这个小小的工厂从1940年5月开始生产,起初每月只能复装几千发子弹,工人们日以继夜地工作,终于使月产量达到了两万多发。 复装子弹的工作异常艰苦。工人们要先把变形的弹壳修复,然后重新制作弹头,装填火药,最后再组装完整。一个熟练工人,一天最多只能完成几十发子弹的复装工作。 在晋东南、晋察冀等根据地,各个兵工厂的工人们也在夜以继日地工作。到1940年底,这些地区的年产量都突破了十万发,但相比战争的需求仍然远远不够。 1941年和1942年是最困难的时期,日军对根据地展开了疯狂的"扫荡"。许多兵工厂被迫转移到山洞里继续生产,有的甚至要在晚上才能开工。 即便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八路军的军工生产仍在顽强地坚持。工人们收集战场上的废弹壳,小心地保管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火药,努力提高复装子弹的产量和质量。 但是到了1943年,随着战斗规模的不断扩大,仅仅依靠复装子弹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八路军各根据地的军工部开始筹划生产全新的子弹,而这第一个要解决的难题,就是获得制造弹壳所需的黄铜材料。 制造子弹最关键的材料就是黄铜,它是由铜和锌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制成的合金。这种材料不仅要能承受枪膛里高温高压的冲击,还要便于加工成各种形状,普通的铁或铜都无法替代。 1944年,根据地的群众得知八路军急需黄铜,纷纷开始主动搜集。老百姓家里的铜器、铜钱、废旧电池,还有从废墟里找到的铜制品,都被送到了兵工厂。 农村里最常见的黄铜物件就是古钱币,它们大多含有适量的铜和锌。当时的根据地农民把祖辈传下来的铜钱都捐了出来,有的一捐就是几十斤。 晋察冀军区的军工部收到大量的废铜后,在山脚下建起了一座特殊的冶炼炉。这种炉子利用山坡地形修建烟囱,既节省材料又能提高温度。 工人们把收集来的废铜放进炉子里提纯,最难的是要把铜和锌按照七比三的比例混合。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黄铜的质量,工人们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掌握了这门技术。 在太行山区,军工部的技术人员还研究出了从废旧干电池中提取锌的方法。把废电池的锌皮收集起来,用特殊的方法提炼,能得到制造黄铜所需的纯锌。 村民们发动孩子们在废墟和战场上搜集铜制品,有时一天能收集到几十斤。这些来自民间的黄铜,为根据地生产子弹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在华北平原的一些地区,群众还把日军轰炸后留下的炮弹壳收集起来。这些炮弹壳含有大量优质黄铜,经过熔化后可以直接用来制造子弹壳。 通过军民的共同努力,到1944年黄铜材料的短缺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各根据地的兵工厂开始有计划地生产全新子弹,不再完全依赖复装子弹。 这些来自民间的黄铜,凝聚着根据地军民的智慧和力量。它们经过熔炼、提纯、混合,最终变成了打击敌人的子弹,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决了黄铜材料的问题后,各根据地的兵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全新子弹。生产子弹壳是最关键的工序,工人们要把黄铜材料压制成特定的形状,还要保证每个弹壳的尺寸都完全一致。 制造弹壳底部的工序最为复杂,要在底部打出一个凹坑用来安装底火。这个凹坑里还要有两个小孔,让底火击发时的火焰能够顺利点燃发射药。 晋察冀军区的军工部专门制造了一套工具,可以快速加工弹壳底部。新四军第七师的工人们也设计出了一种脚踏式的小型冲床,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保证了质量。 胶东的兵工厂在1944年还尝试使用钢材制造弹壳,虽然钢壳子弹的质量还不够稳定,但为解决材料短缺开辟了新的途径。这些技术创新为后来我国自主研制钢壳弹药积累了宝贵经验。 到了1945年,八路军各根据地的子弹产量都有了显著提高。部队不再像过去那样要节省每一发子弹,战士们可以放开手脚打击敌人。 子弹生产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军工产品的进步。各根据地的兵工厂开始研制更多类型的弹药,包括手榴弹、地雷和枪榴弹等。 这些武器弹药的产量提升,为1945年抗战胜利阶段的重要战役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在解放一些县城和重要据点的战斗中,充足的弹药保障让我军能够发起持续的进攻。
抗战中,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笑道
【4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