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下令炮击金门,不小心炸死两个美国顾问,美国得知后率大军压境,指

巴豆不辣 2025-01-22 14:42:17

1958年,毛主席下令炮击金门,不小心炸死两个美国顾问,美国得知后率大军压境,指挥员慌忙上报,但毛主席说的四个字,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 1958年8月21日,叶飞在北戴河的汇报会上详细介绍了金门炮击作战的筹备情况。此时,作战计划已经相对完善,叶飞信心十足地向毛泽东及其他高层领导汇报了炮兵布置、进攻步骤以及可能遇到的情况。他详细讲解了预期封锁金门的时间、若美军援助的应急计划等内容。 会议期间,毛泽东、彭德怀、林帅等领导聚精会神地看着地图,分析作战方案。与其说这是一场简单的报告,不如说是一次务实的战术研讨。 与国民党军和美军惯用的“挂图作战”不同,中国的军官们习惯将地图铺在桌面上,亲自查看战局的每一细节,这样能更准确地进行讨论和决策。 会议中,毛泽东突如其来地提出一个问题:“你用这么多炮打,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他关心的是如果炮火过于猛烈,会不会导致与美军发生直接冲突。 叶飞当时没有过多思考,直言这是可能的。毛泽东沉默片刻,再次问道:“能不能避免打到美国人?”叶飞依然回答:“无法避免。”毛泽东随即宣布暂时休会,似乎陷入了某种深思之中。 会后,林帅意识到毛泽东有意避免与美军的直接冲突,于是提出一个建议——是否可以通过外交渠道向美国方面透露一点信息,让他们提前知道即将发生的炮击。这个建议通过王尚荣传递给毛泽东。王尚荣则向叶飞解释,林帅的意图是为了限制冲突的规模。 然而,叶飞对此并未完全理解,他认为任何的提前泄露信息都可能影响作战的突然性,最终决定继续按计划行事。 然而,毛泽东在随后的决策中坚持了既定的作战方案。8月23日,炮击金门的命令正式下达,炮火如雷霆般轰鸣,岛上蒋军的防御工事遭到毁灭性打击。 金门岛上蒋军的损失惨重,但令人费解的是,尽管炮火猛烈,官方统计中并未出现美军顾问的伤亡报告。叶飞意识到,某些信息似乎已被提前泄漏,而美军顾问则可能早已做好了防范。 随着炮击的持续,蒋军的补给逐渐断裂,岛上的物资和弹药几乎消耗殆尽。蒋军不得不请求美军第七舰队护航,准备向金门岛运送补给。 在这个关键时刻,叶飞面临一个艰难的决策:是否攻击美军舰船?他立即向北京请示。北京的指示是照常攻击,但明确要求只打蒋军船只,不可击中美军舰船。 叶飞感到困惑,因为蒋舰和美舰往往紧密混在一起,如何能做到只攻击蒋舰而避开美舰?为了避免错误,他再次向指挥部请示,最终得到了明确指令:不允许攻击美舰。为了确保指令传达准确,叶飞亲自下达了命令,强调各部队必须严格执行这一决策。 9月7日中午12时,蒋介石指挥的舰只抵达料罗湾港口,准备卸载物资。与此同时,叶飞在厦门的指挥所内,迅速接到了来自北京的指令——立即发动攻击。瞬间,所有炮兵群同步发射,炮弹如暴雨般向敌舰射去。 由于叶飞事先精心部署,炮火异常精准,蒋舰还未能做出反应便已中弹。眼看着炮火硝烟弥漫,叶飞和前线指挥官们正准备应对可能的美舰反击时,意外的一幕出现在望远镜中。 美舰在蒋舰被击中的瞬间,竟迅速起锚,迅速驶离港口,毫不顾及正停靠在港口的蒋舰。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指挥员们惊愕不已。 当时负责监听敌方无线电信号的工作人员,通过报话机听到了蒋舰的慌乱呼叫,表情中难掩兴奋。蒋舰的指挥官在电台里愤怒地骂道,“美国人真是混蛋!”他一方面指责美军的撤退,另一方面又为蒋舰的孤立无援感到愤怒。 叶飞在听到这些话时,不禁微微一笑。敌军的混乱局面让他意识到,这一切似乎是早有预谋。稍后,叶飞向王尚荣询问情况时,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答复。 原来,毛主席早已通过某些渠道向美国传递了有关金门局势的警告,但并未透露具体的作战计划和时间。这一举动的目的,一方面是试探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立场,另一方面也是警告美方不要干预中国在台湾附近的军事行动。 事实上,这种微妙的外交手段远远超出了外界的认知。1958年8月,著名爱国记者曹聚仁通过自己与国共两岸高层的关系,提前向外界透露了中共准备在金门进行惩戒性打击的消息。 此时,正好与实际的炮击时间前后相吻合。这一“隐秘的预告”似乎成为了试探美军反应的信号。此后,彭德怀在回顾这场战争时,曾评价道,“处理金门问题,我们是得心应手的”,这一说法也暗示了毛泽东对局势的深刻把握。

0 阅读:48
巴豆不辣

巴豆不辣

感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