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症状,还得是中医的整体思维好治一点 我一个的老患者,因为胃炎来诊的,效果不错,就前段时间他想请我调理一下他孩子的问题,他说问题挺麻烦的,自己分不清是虚火还是实火,所以不太敢用药。 它儿子呢,今年十五岁,高有一米七,但体重只有九十四斤,清清瘦瘦的,从小就手脚偏凉,容易焦虑,爱脾气,鼻炎老是反,平时早起后会流清鼻涕,天气一干燥,就鼻塞严重,特别是睡觉前特别不通气,脾胃也不好,经常出现胃痛、反酸,还有唇炎,口唇老是脱皮,嘴角易生疱疮,脸上,近期全脸爆痘,既有带脓尖的红包,也有不红不痛的包,面部很干燥,脸颊脱皮,用红霉素软膏,喝过鱼腥草、桑叶、红花等中药煮水,也没有效果。 乍一看小小年纪就这么多毛病,而且这些毛病,好像没啥联系,如果这孩子去看西医,可能就得看几个科室开几种不同的药了,但在中医眼中其实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的,我经常跟父母讲这么一句话: 一般孩子的毛病,不是肺病就是脾胃病。肺的毛病表现为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肺主皮毛,肺病还表现为皮肤瘙痒、过敏、荨麻疹;肺开窍于鼻,鼻炎也属于肺病。脾胃属中焦,常规表现为消化能力差、瘦弱;脾其华在唇,脾胃有积热可出现唇炎;而脾胃又和肺属于母子相生关系,很多肺病迁延日久不愈,都会引起脾胃虚弱,之前讲培土生金法治咳嗽的思路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了。 我们回来再来看这个孩子,患者鼻塞严重,属于肺气郁滞表闭,一般要用到麻黄剂,从小手脚偏凉,流清鼻涕,这就是典型的阳气不足,底子虚寒就要用附子剂,去温里。容易焦虑,爱发脾气,唇炎脱皮,容易反酸,还容易长痘,痘还是红肿的,这其实就是肝郁化火的表现,属于郁热。 底子寒,又有郁热,那么用药就要寒热共用了,于是我就给这个患者开了麻杏石甘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栀子豉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薏苡仁、附子、败酱草、栀子、豆豉、辛夷、苍耳子、白芷) 麻黄剂我选用麻杏石甘汤它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四味药组成,即可以宣通鼻窍,治鼻塞鼻炎,又可以升阳解郁,发散皮肤之郁热,治热性痤疮,所以最适合不过。 附子剂的选择,我没有选《伤寒论》里的附子剂,无论是四逆汤、茯苓四逆汤、真武汤还是白通汤,都不太适合。《金匮要略》疮疡病中的薏苡附子败酱散最合适,因为本方主要治疮疡痈病等外科疾病,而且方中含有附子温阳,又有薏苡仁、败酱草清热、排脓、解毒,是治阳虚体质的热毒最常用的方剂。 而郁热,我选用了栀子豉汤,它在这里除了缓解焦虑之外,还有解除郁热的作用,通过豆豉的发散作用,配合麻黄将热毒宣散于表,最后加伤辛夷、苍耳子、白芷着鼻炎三味,加强宣通鼻窍,治鼻炎的作用。 孩子吃了三天药,鼻涕就没了,鼻塞明显好转,吃了七天,脸上痘痘有所好转,嘴角开裂、脱皮、肿痛等上火症状减轻,反酸,胃部不适减轻,但精神还是有些不好,消化问题依然没解决。 既然热证已消除了一大半,所以二诊的时候就将方子里的辛夷、苍耳子、白芷去除,麻黄减半,防止宣散过度。这个患者的本质还是底子虚寒嘛,所以就附子加量,加强温阳之力,在此基础上加上四君子汤来调理脾胃。 三诊患者鼻炎基本痊愈,痤疮、唇炎明显好转,脾胃症状消失,最惊喜的是,在调理过程中,患者体重也长了几斤,遂继续调理巩固脾胃问题。
这么多症状,还得是中医的整体思维好治一点 我一个的老患者,因为胃炎来诊的,效果
岭南脾胃
2025-01-20 23:20:56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