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有没有意识到“复兴汉室”已经是难如登天?

左史淘沙 2025-01-20 17:09:10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其实已经透露出来了,在《后出师表》中则表现的更加明显,不过《后出师表》是否是伪作,在学术界存在争议。‌‌这里先认定其为真。

先看《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前出师表》的第一句就把蜀国当前面对的窘境讲了出来。

天下一分为三,蜀汉国力最为薄弱,处境困难,而且已经到了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在伐魏之前,诸葛亮对于蜀国的实力, 以及所遇到的困境心知肚明。这里需要思考的一点,既然诸葛亮知道益州疲敝,为什么还要北伐?战争只会让益州更加疲敝。那他为什么还要执意要北伐呢?

再看《后出师表》: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不足而力不逮;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贼?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如果不去讨伐曹操,王业也会败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去讨伐曹贼。其实蜀汉内部的矛盾并不像我们看得那么简单,从刘备在时就已经预见到会败亡。而北伐可能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而最后的“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从中可以读出诸葛亮当初的锐气已然尽失,最后只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子之心了。

0 阅读:14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75

用户13xxx75

2025-01-20 19:08

第一次看《后出师表》的时候就对“昔先帝败军于楚”感觉非常别扭,虽然荆州属于楚地但如果真是诸葛亮所写必不用“楚”而是用“荆州”或“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