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多数人都是从楷书开始,选择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大书法家碑帖开始临摹。

伟康爱随笔 2025-01-20 12:26:56

学书法,多数人都是从楷书开始,选择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大书法家碑帖开始临摹。 俗话说: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之所以对智永真书(楷书)怀有这么浓厚的兴趣,除了书法老师将智永真书千字文作为入门课程,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对智永的滔滔敬仰。智永是南朝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号“永禅师”。智永住在吴兴(今浙江湖州)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存放了十几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石重(1石约1百斤)。前来求取墨迹、写匾额的人多如牛毛,门槛都被踏破了,于是就用铁皮包裹,人们称为“铁门槛”。后来智永把笔头全部都埋了,称它为“退笔冢”。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第二,智永首创的“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至今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对比一下,隋唐书法家传世的字帖均为碑帖,并非原汁原味的真迹。 第三,千字文本身蕴含了很多典故。据说梁武帝萧衍为了教育皇室子女学习汉字和书法,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出1000个不重复的字,又命周兴嗣编纂成文。周兴嗣耗费整夜时间,编成千字文,鬓发皆白。千字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内容涵盖天文史地、飞禽走兽、工商农业、道德规范等,被称为千古奇文。唐宋以后,一直被用作儿童启蒙识字教材。宋明以后直至清末,《千字文》与《三字经》、《百家姓》一起,构成了中国人民最基础的“三、百、千&34;启蒙和家庭教育重要读物。 第四,千字文通篇用韵,共用韵九次,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千字文对仗工整,条理清晰,声韵协和,易诵易记。 第五,智永真书朴实无华,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相比于乃祖王羲之遒媚飘逸、精妙绝伦的《兰亭集序》书界极品,似乎更接地气。 为了更好地理解千字文,我甚至买来了两套书,以便弄清楚其中各个典故的来龙去脉。可以说,学习书法的过程,也是学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过程。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吧! 来聊聊书法呗

0 阅读:0
伟康爱随笔

伟康爱随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