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陈明仁在白崇禧的保举下,来到华中“剿总”任职。此时的陈明仁已经赋闲一年多,二年前,陈明仁因坚守四平有功,战后升任第7兵团司令,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可是,陈明仁这个兵团司令的委任状还没有捂热,新任东北行辕主任陈诚,以盗卖军粮等罪名,将陈明仁撤职查办。 陈明仁立下大功却被撤职,引起一片哗然,有人调侃说:“陈明仁胸挂勋章,手拿撤职令, 真是令人啼笑皆非。”陈明仁是湖南人,黄埔一期生,骁勇善战,但为人桀骜不驯,多次公开顶撞蒋介石,这也让他战功很大,晋升却极慢。到1947年,很多黄埔一期生已成为兵团司令或战区司令长官时,陈明仁却仍为军长,四平之战好不容易当了兵团司令,但却旋即撤职。 被撤职的陈明仁,去南京总统府当了参军,基本是无事可做。白崇禧在东北督战时,和陈明仁关系不错,也认可陈的能力,所以白崇禧就任“华中剿总”总司令后,力邀陈明仁来华中。 陈明仁到“华中剿总”后,被任命为29军军长,不久又被白崇禧派到长沙去组建新的第一兵团。陈明仁到长沙后,大有干一番事业的样子,无奈武器严重缺乏,他屡次请南京政府拨付军火,但均无结果。 当时,重庆兵工厂正有一批武器弹药东运,停泊在汉口码头。白崇禧得到消息,就打电话给参谋总长顾祝同,希望将这批军火拨给陈明仁。顾祝同要白崇禧向蒋介石请示。白便打电话给蒋,蒋要白和顾祝同商量办理。顾祝同、蒋介石互相推托,实则是不愿把武器交给白崇禧处理。 白崇禧见没有结果,干脆在蒋、顾二人还在扯皮时,直接下命令将这批军火拨给了陈明仁。白崇禧强行调拨军火,事后蒋介石、顾祝同却也是无可奈何。 华中“剿总”辖3个兵团,即张淦的第三兵团、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宋希濂的第十四兵团,此外还有第13绥靖区、第16绥靖区、第5绥靖区的部队。黄维、宋希濂都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这也就是为何白崇禧积极地让陈明仁组建第一兵团,要人给人,要军火给军火,因为在白崇禧看来,陈明仁既有能力又对蒋介石怨恨极深,当兵团司令是最佳人选。 白崇禧在调任华中“剿总”总司令前,是国防部长,白崇禧对于国防部长这个职务看得很重,因此调整职务后,他非常不满,曾避往上海,拒不前往就任。蒋介石派张群、吴铁城去劝,白崇禧都不理。 最后蒋介石找上了白崇禧的桂系老朋友黄绍竑,要他去“劝劝健生”。黄绍竑到了上海打电话给白崇禧,白说:“若是那个人派你来的,没什么好谈的”。 黄绍竑说:“是那个人派我来的,但不是为了他。”于是白崇禧答应见面,一见面,黄绍竑就指着白崇禧说:“你这个诸葛亮也太不亮了。你在南京当国防部长,还不是老蒋的笼中之鸟?这次老蒋 放你出去,掌握兵权,以后有机会还怕不能和德邻(李宗仁)造成一个新局面。” 言下之意, 就是让白崇禧去武汉掌握军队,一有机会,便支持李宗仁取代蒋介石。 听了黄绍竑的一番话,白崇禧茅塞顿开,第二天便高高兴兴地到武汉上任去了。 到了武汉后,白崇禧不仅把桂系的第七军、第四十八军等掌握在手里,把对蒋介石有意见的人,也大加拉拢重用。 淮海战役爆发后,蒋介石急调华中“剿总”白崇禧指挥下的军队去徐州战场,白崇禧让黄维兵团东下救援后,蒋介石再调其他部队,白崇禧要么不给运输工具, 不让上船,要么干脆对蒋的命令置之不理。 1948年底,当杜聿明集团在永城东北陈官庄一带被解放军合围,黄维兵团在双堆集一带即将被围歼时,白崇禧则指使湖北、河南两省立监委员联电要求蒋介石下野。 淮海战役后期,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已经自顾不暇,西北的胡宗南连战连败,唯一能够救援杜聿明集团的,只有“华中”剿总了。 华中“剿总”的黄维兵团已经被调走了,但是剩下的张淦兵团、宋希濂兵团都建制齐全,尤其是张淦兵团是桂系的本钱部队,战斗力很强。 白崇禧掌握的部队除了张、宋两兵团,还有三个绥靖区的部队,即使在黄维兵团调走后,仍然有二十多万兵力。在黄百韬兵团被围后,蒋介石想调张淦兵团加入徐州战场,白崇禧怎么可能拿嫡系的本钱部队去消耗,自然是拒绝了。无奈之下,蒋介石又召见宋希濂,让其率14兵团去徐州。 此时黄百韬兵团已经覆灭,黄维兵团也被合围,白崇禧打定主意坐山观虎斗,他以华中“剿总”总司令的身份数次阻挠宋希濂兵团的运送。白崇禧先是和宋希濂多次交涉,希望能劝他留下,但宋希濂是蒋介石的嫡系,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白崇禧又直接在路途上层层设阻,不准放行其第二十八军。 之后,白崇禧又利用第二十军的士兵大多出自四川这一点大做文章,鼓动第二十军拒绝东调。蒋介石不得已再次与白崇禧通电,但反复沟通交流,白崇禧均以各种理由拒绝。 结果,仗都打完了,第二十军和第二十八军这两个先头部队还在行进的路上。 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的嫡系大部损失,而拥兵30万的白崇禧和李宗仁联合,桂系声势大涨,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理“总统”职权。
1948年10月,陈明仁在白崇禧的保举下,来到华中“剿总”任职。此时的陈明仁已经
麒阁史观
2025-01-19 23:54:48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