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5岁的赵清阁因拒绝父母让她退学嫁人的安排,选择了离家出走。她当时无从预料,未来会与老舍产生一段情感纠葛。在武汉,大学毕业不久的赵清阁希望从事文学创作,但因文章过于犀利而得罪不少人,事业受阻。然而,她始终坚持为底层人民发声,不愿放弃文学梦想。
赵清阁为了实现目标,从河南来到武汉。尽管陌生感让她一度慌张,但她很快找到了工作,并在机缘巧合下成为老舍的秘书。两人因共同的志趣和默契的工作关系而相互吸引。然而,赵清阁并不知道老舍已有家室,当她满怀憧憬之时,现实却无情打破了她的幻想。
老舍的妻子胡絜青得知此事后,带着孩子来到武汉。这一幕让赵清阁震惊不已,她无法接受自己陷入了三角关系。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她决定离开老舍,尽管依然心怀情愫,但她的自尊和原则不允许破坏他人家庭。老舍虽然对赵清阁有意,但因家庭责任亦无法割舍。
分开后,两人少有见面,却持续通信,也许是因为心中仍存不舍。1948年,老舍计划出国定居,他写信希望赵清阁随行,但被果断拒绝。老舍虽然伤心,却也明白缘分已尽,只身前往国外。旅居菲律宾和美国时,老舍享受异国生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需要人才,老友们纷纷劝老舍归来,却始终无果。情急之下,人们想到赵清阁,她以爱国之心写信劝说老舍,后者毫不犹豫地回国,以为这是与赵清阁破镜重圆的机会,但最终连面都未见到。老舍为此伤感不已,而胡絜青对丈夫的态度倍感失望,心力交瘁。
1966年,身处动荡年代的老舍选择自杀,留下胡絜青心中复杂难平。此后,她虽有怨恨,却更多是对老舍的思念,最终带着这些情感度过余生,2001年离世。而赵清阁则终身未嫁,于1999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