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2月,身在延安的周总理得知自己的救命恩人酆悌被蒋介石判处死刑,心情沉重,急忙写信为酆悌求情,却迟迟未收到回复。酆悌最终仍未能逃脱厄运,被执行了死刑。
酆悌自幼父亲早逝,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他发誓要出人头地,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凭借优异成绩,酆悌考入湖南第一中学。在亲戚的帮助下,他顺利完成了学业。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在县城找到一份学徒工的工作,但却遭到师傅的打骂。最终,酆悌在亲戚帮助下前往广州,凭借聪慧和努力进入了国民党的工作体系,并得到领导赏识,被推荐到黄埔军校学习。
在黄埔军校,酆悌结识了周恩来,两人相互欣赏。本想邀请酆悌加入共产党,然而蒋介石率先拉拢了他。蒋介石给予酆悌一些权力,试图拉近关系。酆悌对蒋介石忠诚,但并非愚忠,他有自己的想法。然而,这也让蒋介石渐渐对他产生忌惮。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残害共产党人,并下令关押周恩来。听到周恩来被捕的消息后,酆悌十分焦急,四处打听关押地点,想尽办法救出周恩来。当他找到关押地点时,发现自己的部下也在场。他们显然计划放走周恩来,为了掩人耳目,酆悌装作不知,默许了下属的行动。周恩来虽然最终获救,但蒋介石对此事心生疑虑,对酆悌失去了信任。酆悌多次营救共产党人,蒋介石对他彻底失望,最终借“长沙纵火案”之机,以玩忽职守为名判处他死刑。
蒋介石经过深思熟虑,决意除掉酆悌,因此不顾周恩来的求情信。1938年,酆悌被执行了死刑。周恩来对酆悌的救命之恩始终铭记于心,但也无力改变他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