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对与子女的情感链接有要求? 这是中国人区别其他国家人民的标志! 中国

安春看趣事生活 2025-01-18 08:53:14

我们为什么会对与子女的情感链接有要求? 这是中国人区别其他国家人民的标志! 中国人是讲家国情怀的,而对家都没有情怀,对国能有情怀,这我要存疑。 前两天写了一个关于儿子的一件小事,没想到短短几百字的一个微头条那么多人围观发言,把我都有点吓着啦。说一下我到头条初衷,是当时坚持给高中的儿子看,后来变成了记录日常和心情,没有想成家与成网红的奢望。那么多人回应,我估计戳中了现在家庭父母与孩子的痛点:即孩子们有需要才会想起父母,没需要他们记不起来自己是有父母的。很认真看了评论区,太多孩子这样。不管有些家长说得多么洒脱,多么含蓄,子女变成了这样再说父母不心酸显然是假的,倾尽所有养出来的孩子表现得像白眼狼,谁能高兴得了? 有人爱说孩子们没钱要打拼,可有多少父母是在自己还有些能力的时候盼着子女养着啦?中国式的父母不光是扶上马送一程,还是要包送到的,他们通常都是苦着自己也不会亏着子女,不管这个孩子成年了多久。不然想结婚有房有车,那个概率可能不高;还有那婚后两口子还能潇洒,把孩子甩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这是中国式的关系,中国式的情感链接。 那么,现在来谈情感是不是就非常应该。给不了物质回报,你感情牵挂要有吧,来句问候,聊聊天,看看老父亲老母亲还在不在,这总是可以的吧。非要衣锦还乡,等着你光鲜亮丽了,父母来得及吗。 有人爱狡辩,说父母希望孩子们好,他们过得快乐幸福自由就行,那与把父母断掉有关?这逻辑感人啊!丢不下父母你是飞不起来吗。更有甚者能怪到父母身上,说遗传的生当父母难不难? 性凉薄,这锅估计太大,要盖掉超过一半以上的父母。你哪怕一两个月才想起来父母,送去了一句问候能耽误你快乐,耽误你事业了? 我自己也常总结,要说从小没有一点溺爱也不可能,三代人就一个不宠一点都不可能。也许就是保护得太好,没有吃苦,也没有经历风雨,让他们有一种错觉,这世界围着他转,他好就可以了。但这似乎更像给他们找的借口,我们怎么对父母的,他们看不见吗?我们的工作辛苦,他们不知道吗?做人做事,我们没讲清楚吗?他们知道,他们了解,只是视而不见,只是恃宠而骄而已,如此简单!

0 阅读:0
安春看趣事生活

安春看趣事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