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参观哈军工的建设,但期间却注意到了一个缺陷和一大问题,事后更是吓得陈赓连夜整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能培养更多的军事人才,中央决定修建一所军事院校,而这个任务就落到了陈赓将军的头上。 陈赓不敢懈怠,在了解了中央需求后立马投入到了建设中,从院校的选址到教学楼的布置以及教员的选拔,陈赓都是亲力亲为。 大家都知道,陈赓的身体早年因为革命落下了病根,但在建设哈军工的过程中,他还是能做到废寝忘食,有时候连饭都来不及吃。 也正是靠着这份敬业精神,哈军工的建设才得以顺利进行,1953年,陈赓的任务就已经基本完成,这比大家预想的要快不少。 学院建设完毕后,陈赓担任了首任院长,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两年发展,哈军工也基本形成了规模,不仅开办了10个科系,还覆盖了海陆空三个领域的教学研究。 然而,还没来得及高兴,陈赓却又发现了问题,这两年时间里,中国的火箭研究似乎没怎么发展。 不像造子弹或者炸弹,造火箭的技术含量要高得多,当时中国的教育并不发达,国内却缺少相关的航天专家,这就导致中国的火箭事业一直止步不前。 就在陈赓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消息传了过来,那就是著名航天科学家钱学森回到了中国。 钱学森的回国路是不容易的,在被美国海关扣押的那半个月,他直接暴瘦30斤。 但在钱学森看来,回国路上的磨难不算什么,这些痛苦都转化为了他对祖国付出的动力,因此,在回国后不久,也就是1955年11月,钱学森就在陈赓的陪同下来到了哈军工参观。 有意思的是,一开始,钱学森就注意到学院的保密工作很严格,他问道,为什么不对我采取保密措施呢? 对此,陈赓笑着回复说:“我们学院敞开大门欢迎钱学森先生!” 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钱学森对待参观工作非常认真,并且也适当地抬高了一些标准。 即使是这样,钱学森对哈军工总体还是满意的,他对学院里的现代化设备很是认可,对学员们的学习态度也提出了表扬。 然而,在参观到火箭测试台的时候,钱学森还是指出了不足之处,那就是中国的测试台太过简陋,跟美国差得太远。 除此以外,钱学森还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要是这个问题不解决,对学院的未来都会造成影响。 那么,究竟是什么问题呢? 原来,钱学森注意到,哈军工的教学人员和研究人员中有太多外国人的面孔了。尤其是技术岗位中,英国人、法国人和苏联人就占了大多数。 这倒不是说不能聘请外国人当研究员,在军事工作上,很多外国人确实更有经验,但这些人对研究工作有太多主导权,侵占了中国人的空间。 而且,在参观实验室的时候,钱学森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中国的研究人员在跟外国人交流时,总是透露着不自信,好像外国研究员高高在上一样。 在钱学森看来,这样的实验室环境并不好,中国想要取得大步跨越,必须得摆脱对外国的依赖,因为跟着学是永远不会有创新的。 对于这个问题,陈赓丝毫不敢懈怠,他连夜制定了整改方案,统筹各个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把主要精力放在本国人员的培养和训练上,让外国人去扮演“辅助”的角色。 最后,在钱学森的建议和陈赓的努力下,中国的军工业逐渐实现了“自主创新化”,往后的多年时间里,大量本国科研人才脱颖而出,为新中国的军工业贡献了力量。
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参观哈军工的建设,但期间却注意到了一个缺陷和一大问题,事后
有范又有料吖
2025-01-16 16:08:26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