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民党军一悍将被我军俘虏,陈毅得知后亲自探望,没想到此人却十分激动,质问说:“9年前我就要起义,你们为什么不收?”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人到底是谁?陈毅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1948年,解放战争激战正酣,7月份,我军在湖北省襄阳、樊城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城市攻坚战,这边是著名的襄樊战役。 7月16日,我军成功拿下襄阳城,并且俘虏了国军副司令郭勋祺。 大家都以为这个郭勋祺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国民党战犯,但一封电报传来后,大家才发现,郭勋祺的身份并不简单。 这封电报是陈毅和刘伯承发来的,内容就是务必要保护好郭勋祺的安全,并将他转移到中原军区政治部。 部队按照要求将郭勋祺转移,陈毅和刘伯承得知后,更是亲自前来探望,见了面后,陈毅就笑着说道:“你呀你,大炮没长眼睛,怎么跑襄樊去了?” 见到陈毅后,郭勋祺的情绪非常激动,嘴里不停地喊着“仲弘”。 在这里提一下,仲弘正是陈毅的字。 聊天过程中,郭勋祺就提到了9年前的那件事,没想到陈毅却表示,不是不想收,而是当时的局势不允许。 奇怪,国民党军队投诚本是件好事,为什么陈毅却说局势不允许呢? 郭勋祺和陈毅之间本身就有极深的交情,所以,在抗日战争期间,郭勋祺所在的第五十军就跟新四军特别熟络,双方的来往也非常频繁。 当时,国共两党正值合作期间,但蒋介石却有别的心思,他一边抗日,另一边则“防共”,并且还专门给郭勋祺发去电报,让他跟我军“保持距离”。 不过,郭勋祺并没有听从,为了抗日大业,他依旧与我军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但是,郭勋祺此举让老蒋很没安全感,怎么办呢?1939年,蒋介石找了个借口,直接把郭勋祺从第五十军军长的位置上撤了下来。 收到这一消息的郭勋祺又愤怒又无奈,他说:“我一片抗日救国的雄心,就这样无辜地断送了,我郭勋祺决不做民族罪人!” 郭勋祺并不想就此葬送自己的军事生涯,他一门心思想要抗日,可是,无权无实的他该怎么办呢?只有投靠新四军。 于是,郭勋祺就安排联络参谋温念君找到了新四军创建人项英,并说明了想法。 只是,项英的一句话却让郭勋祺很是失望,怎么回事呢? 抗战期间,国民党悍将郭勋祺希望投靠新四军,但项英却回复说:“现在是团结抗日,不能给国民党以口实。”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说白了就是拒绝。 郭勋祺得知后,心里很是苦恼,并且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所以,在9年后,他在襄阳被俘,质问陈毅原因。 陈毅是这样说的:“那个时候怎么行?大局是团结抗日,还没有撕破脸皮嘛!如果我们接收了你们,就在政治上犯很大错误。” “犯错误”是什么意思呢?陈毅紧接着做出了解释:“蒋介石就会振振有词地说我们不抗日,挖国民党的墙脚。翼之兄,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不该呕这个气!” 实际上,就算新四军真的把郭勋祺的部队收了,也不见得能长久,因为那时候我军的生存条件很艰苦,根本没法跟国民党军相比。 这样一前一后,生活环境和待遇落差太大,郭勋祺或许能撑得住,但他手底下的将领恐怕无法坚持下去。 所以,这也是一种隐患,当时最好的选择就是不收。 最后,陈毅安慰说:“翼之兄,问题不是那么简单。” 听了陈毅的几句话,郭勋祺立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新四军不收,不光是为了大局考虑,很大程度上也是对郭勋祺的一种保护。
抗战中,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笑道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