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天津的一位老人静静地离世,享年92岁。他的名字是白方礼,一个不起

熹然说历史 2025-01-14 21:20:30

2005年9月,天津的一位老人静静地离世,享年92岁。他的名字是白方礼,一个不起眼的三轮车夫。然而,谁能想到,在他出殡的那天,送行的人群竟挤满了街道,时至今日,他的墓前仍旧鲜花拥簇。 白方礼老人出生在1913年的河北省沧县,家里十分贫穷,从小就没机会读书识字。为了帮补家用,他13岁那年就不得不外出讨生活,没日没夜地打工挣钱,但即便如此,仍然常常吃不饱穿不暖。 1944年,31岁的白方礼逃难来到天津。他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受尽了穷困和歧视的煎熬,走投无路之下,只好靠拉三轮车维持生计。那时候的三轮车夫,地位低下,活儿又脏又累,但为了活下去,他别无选择。 解放后,白方礼的命运终于有了转机。在自己的辛勤劳动下,他成了当地的劳动模范,不仅养活了一家老小,还供养大了4个孩子。儿女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在父亲的鼓励下努力读书,最终有3人考上了大学,在那个年代,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为了供孩子们上学,白方礼起早贪黑地蹬三轮拉客。他每天都要跑几十里地,风里来雨里去,不管春夏秋冬,从不叫一声苦。就这样,白方礼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家,孩子们一个个走出了贫穷,奔向了更好的生活。 读书改变命运,这是白方礼的切身体会。他虽然没能在学堂里接受教育,但他深知知识的力量。为了不让孩子们重复自己的悲惨遭遇,他咬紧牙关、省吃俭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白方礼的不平凡人生,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缩影。他们虽然出身低微,却用自己的双手开创了崭新的生活,用汗水浇灌出孩子们美好的未来。正是无数个白方礼,托举起了新中国的根基,他们朴实而伟大。 1974年,白方礼60岁退休了,按理说这时候应该好好歇歇,享享清福了。可他没有闲下来,反而又投入到了新的"事业"中去。原来,白方礼一直牵挂着家乡的教育问题,他知道,因为贫穷,很多孩子失学辍学,这让他感到万分焦虑。 退休后,白方礼卖掉了家中值钱的东西,又凑了些积蓄,一共拿出5000块钱,全部捐给了村里的学校。要知道,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啊!可他却毫不犹豫地捐了出去,因为在他心里,再多的钱也比不上孩子们受教育更重要。 捐完钱后,白方礼并没有就此止步。他知道,单靠这一次捐助是远远不够的,贫困学生们还需要持续的资助。于是,74岁高龄的他又重新拾起了三轮车,开始了长达18年的"拉活"生涯,专门为山区孩子们挣学费。 18年间,白方礼像上了发条一样,风雨无阻地蹬着三轮车。他每天省吃俭用,晚上就在简陋的棚子里凑合一宿,从不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就连自己的子女给他零花钱,他也全部攒了起来,准备捐给学校。 就这样,白方礼硬是用三轮车的微薄收入,一点一滴地积攒起了助学基金。到了每个学期交学费的时候,他就把钱送到学校,资助那些缺钱的孩子们。18年下来,他先后捐助了35万元,让300多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完成了学业。 为了让资助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白方礼甚至卖掉了自己的两处房产,又借了一些钱,成立了一个专门资助贫困学生的"支教公司"。通过公司这个平台,他接收更多的社会捐助,帮助山区娃娃们圆上学梦。 回想起那段岁月,白方礼的亲友们无不动容。他们说,老人太不容易了,明明可以安享晚年的,却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宁愿自己吃苦受累。那双蹬车的脚,磨出了厚厚的老茧;那身单薄的衣服,已经打了无数个补丁。 然而,白方礼自己却从不觉得辛苦。每当看到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听说资助的学生们考上了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他就感到由衷的欣慰。在他看来,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无论付出多少都值得。 人们问白方礼,您图什么呢?老人总是憨憨地笑着说,我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就是想尽自己一份力,让更多娃娃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他的一番话,道出了朴素而真挚的教育情怀,温暖而感人。 岁月流逝,白方礼老人也到了古稀之年。2001年,他已经90高龄了,身体大不如前,蹬不动三轮车了。可他心中的那团火,那份助学的决心,却从未熄灭。 尽管不能再用三轮车拉活挣钱,白方礼仍然四处奔走,想方设法为孩子们筹集资助款。他甚至跑去火车站,给旅客看行李,用赚来的一点零钱去资助学生。就这样,他硬是凑出了500块钱,装在破旧的饭盒里,亲自送到了一所山区小学。 把这沉甸甸的爱心交到校长手上时,白方礼动情地说:"我这把老骨头已经不中用啦,恐怕以后不能再来了。这些钱,你们一定要用在最需要的孩子身上啊。"言语朴实,情深意切,校长听了不禁老泪纵横。这500块钱,是白方礼最后的心血,也是他漫长助学路上最后的坚持。 2005年9月,白方礼老人病逝,享年92岁。他走了,却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人传递爱与希望。他的事迹感动了整个中国,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白爷爷"。2015年,他被评为"中国好人",铭刻在时代的丰碑上。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