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新疆一男子因收不回赊账给村民的1万元,丢了供销社的工作,一度沦为流浪汉,偶然间得到好心人的帮助,也让他找回了初心。18年后,他登上感动中国舞台,一个小人物却做着最高尚的事情。 这个男子就是阿里木江·哈力克。他出生在新疆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生活过得紧巴巴的。 阿里木江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知道父母不容易,总想着能帮家里分担点儿。可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供不起那么多孩子上学,所以阿里木江读到高中就辍学了。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阿里木江毅然选择去参军。在部队的那几年,他吃苦耐劳,还学会了不少本领,慢慢地长大成人了。等退伍回到家乡,阿里木江被分配到了当地的一个供销社工作。 刚开始干活的时候,阿里木江对什么都挺新鲜。他发现周围的乡亲们日子都不好过,买个东西钱都拿不出来。看着乡亲们为难的样子,心肠特别软的阿里木江就想着法儿帮帮他们。 于是,只要乡亲们来买东西说现在手头紧,阿里木江就二话不说给他们赊账。就这样,一来二去,供销社的账上欠款越来越多。领导找阿里木江谈话,让他赶紧把账要回来。 阿里木江赶紧去找那些赊账的乡亲,可大伙儿一个个都说最近确实不宽裕,要给也给不出来。左右为难之下,阿里木江把账一合计,乡亲们总共欠了他将近1万块钱。 1万块钱放在今天好像不算个什么大数目,但在30年前那可真是个天文数字了。要知道,当时阿里木江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块钱。 眼瞅着年底就要交账了,阿里木江把欠款一分一毫地补上。领导一看账目,又是心疼又是生气,当场就把阿里木江给辞退了。就这样,阿里木江丢了饭碗,日子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 失业后的阿里木江没了收入来源,只能离开家乡到处打工维持生计。那时候的他,还年轻,吃得了苦,什么活儿都干。可是再怎么努力,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 后来阿里木江听人说南方机会多,就一路向南漂泊。他到过乌鲁木齐,去过兰州,一直走到了贵州。那会儿他身上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肚子饿得咕咕叫,真是走投无路了。 就在阿里木江快要绝望的时候,老天爷好像看不下去了,在贵州毕节给了他一线生机。那天,阿里木江又饿又累,在街头蹲着发呆,一个老乡看他可怜,二话没说塞给他一百块钱。 这一百块钱,给了阿里木江莫大的鼓舞。他赶紧去买了点羊肉和煤炭,支起一个小摊,开始卖羊肉串。虽然日子还是很拮据,但总算能填饱肚子了。 卖了一阵子羊肉串,阿里木江攒了点小钱,日子终于好过了一点。这时候他忽然想起了当初在供销社上班时,那些没钱买东西的乡亲们。现在的他,不就和当年的那些乡亲一个处境吗? 阿里木江回想起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是一个善良的老乡伸出了援手,让他渡过难关。他觉得,自己以后一定也要像那个老乡一样,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一把。 阿里木江一边辛勤劳作,一边悄悄地资助那些生活里陷入困境的人。他的羊肉串卖得特别好,味道好不说,大家知道他是个善人,更是争着来照顾他的生意。 渐渐地,阿里木江攒下了一些钱,但他从来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他总是尽量节俭,把省下的钱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日子虽然清贫,但是他觉得特别踏实,也特别开心。 阿里木江就这样一边卖羊肉串,一边坚持做着助人的善事。他特别关注贫困学生的状况,只要听说哪个孩子因为家里困难上不起学,他就悄悄去资助。这么多年下来,阿里木江总共帮助了上百个贫困学生,捐助的钱超过了10万元。 要知道,阿里木江可从来都不是什么有钱人。他的捐款,全都是一点一点攒出来的。为了帮助更多人,阿里木江把日子过得十分简朴。家里的家当少得可怜,有时候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但阿里木江从不觉得委屈。每当听说自己资助的学生学习有了好成绩,或是走进了大学的校门,他都由衷地高兴。在他看来,钱财本来就是身外之物,能用到刀刃上,那才叫富有。 除了资助贫困学生,阿里木江还热心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每当遇到重大自然灾害,他总是尽己所能去帮一把。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青海玉树地震,他都慷慨解囊,捐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阿里木江的善举,渐渐地在当地传开了。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好巴郎",就是维吾尔语里"好小伙儿"的意思。这个地道的新疆汉子,就这样用朴实无华的方式,将爱心播撒在贵州这片土地上。 阿里木江的事迹,终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2010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就这样走进了亿万国人的视线。
1992年,新疆一男子因收不回赊账给村民的1万元,丢了供销社的工作,一度沦为流浪
熹然说历史
2025-01-14 21:20:29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