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历史上,赫鲁晓夫是一个断前启后的人物。斯大林在世时,赫鲁晓夫把斯大林当“爸爸”一样“尊重”;斯大林去世后,他做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还把遗体移出列宁墓土葬。 1894年,尼基塔·赫鲁晓夫出生在俄罗斯库尔斯克省的一个偏僻农村。 十五岁时,赫鲁晓夫成为了顿巴斯地区的一名矿工。这份工作让他直接接触到了工人阶级的生活,也让他开始参与工人运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工人们的生活状况急剧恶化。赫鲁晓夫作为工人代表,积极参与组织罢工活动,这使他逐渐在工人中建立起威望。 1918年,他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这个决定标志着他正式踏上政治道路,而他的工农背景为他在党内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内战结束后,赫鲁晓夫被派往顿巴斯地区负责重建工作。他不仅发表演说,还亲自参与煤矿生产。 这种既能说又能干的特点引起了上级的注意。随着工作成绩的累积,他逐步获得提拔,从基层干部一直升至地方领导人。 1929年,赫鲁晓夫进入莫斯科工业学院学习。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他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让他接触到了莫斯科的政治圈子。 在莫斯科期间,他善于察言观色,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对斯大林的忠诚。 到了1935年,赫鲁晓夫已经成为莫斯科市党委第一书记。这个位置让他有机会经常与斯大林接触,并逐渐赢得了斯大林的信任。 在大清洗时期,赫鲁晓夫既积极执行斯大林的政策,又设法保护了一些干部,这种做法为他积累了政治资本。 二战期间,他在军事指挥上也有出色表现。作为政委,他参与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重要战役的指挥工作。 战后,赫鲁晓夫被任命为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在这个位置上,他展现出了出色的行政能力,成功地推动了战后重建工作。 到1949年,赫鲁晓夫终于进入苏联最高权力核心,成为联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莫斯科州第一书记。 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逝世。 在斯大林去世之初,马林科夫担任部长会议主席,贝利亚主管内务部,赫鲁晓夫则继续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这种三人分权的局面表面上看起来平衡,实际上暗藏危机。 贝利亚作为内务部长掌握着庞大的特务系统,他的权力增长速度令其他领导人感到不安。同年6月,在赫鲁晓夫的主导下,贝利亚被逮捕并处决,这成为权力争夺战的第一场胜利。 随后,赫鲁晓夫开始逐步削弱马林科夫的影响力。他通过党的组织系统,在各地方和部门安插自己的支持者,逐渐掌控了实际权力。 1955年,马林科夫被迫辞去部长会议主席职务。布尔加宁接替了这一职位,但他实际上已经成为赫鲁晓夫的盟友。 在此期间,莫洛托夫等老一辈政治家仍然在党内保持着重要影响力。他们代表着斯大林时期的政治传统,是赫鲁晓夫推行改革的主要阻力。 1956年初,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发表了著名的"秘密报告"。这份报告详细揭露了斯大林时期的错误和罪行,是一次政治上的重大冒险。 报告的发表在党内引起了巨大震动。一些老干部公开表示反对,认为这会动摇党的威信,但赫鲁晓夫获得了更多中下层干部的支持。 1957年6月,以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为首的"反党集团"试图通过主席团投票罢免赫鲁晓夫的职务。赫鲁晓夫迅速召集中央全会,最终挫败了这次政变。 反党集团事件的胜利,标志着赫鲁晓夫在权力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清除了党内主要的反对派,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领导人。 随后几年,赫鲁晓夫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他不仅改组了政府机构,还调整了经济政策,试图改变斯大林时代形成的体制。 这一时期,赫鲁晓夫建立起了新的领导体制。他同时担任党的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将党政大权集中在自己手中。 在对外政策上,赫鲁晓夫也采取了与斯大林时期不同的路线。他提出和平共处政策,试图缓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发表秘密报告成为苏联历史的转折点。这次报告全面否定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揭露了大清洗时期的诸多罪行。 秘密报告的内容很快传遍了整个苏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大量被迫害者的家属开始申请平反,知识分子也开始公开讨论斯大林时期的问题。 赫鲁晓夫采取了一系列去斯大林化的具体措施。他下令将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中迁出,并改名"斯大林格勒"为"伏尔加格勒"。 到1962年,苏联经济开始出现危机。粮食减产导致食品供应紧张,政府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在对外政策方面,赫鲁晓夫放弃了斯大林时期的强硬路线。他提出和平共处政策,主张通过和平竞赛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然而,这种政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让苏联在国际上蒙受耻辱,中苏关系也在这一时期彻底破裂。 随着各项政策的失败,党内对赫鲁晓夫的不满日益增长。 1964年10月,趁赫鲁晓夫度假期间,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党内高层召开了中央主席团会议。会议一致决定解除赫鲁晓夫的职务。
二战各国伤亡人数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