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关向应未死,会有被评为元帅的可能性吗?关向应的两任妻子,一位叛变,一位却怀念他半个世纪。
1946年7月21日,关向应去世,尽管有毛主席安排的最好的医生,可与病魔斗争了近5年的关向应还是告别了这个世界,告别了他一心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也告别了他的妻子马丹。
关向应是满族人民的优秀将领。他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第120师政委兼晋西北军区政委,也曾是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和贺龙一起领导了晋绥部队的抗日斗争。
1902年,关向应出生于大连,清政府曾有一项规定,满洲男孩儿一出生便会享有二两银子的补贴。可彼时清政府腐朽衰败让它摇摇欲坠,赔付的大量白银,屡禁不绝的鸦片,屈辱的卖国条约,都让清政府的国力每况日下。
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民众也是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的父亲是织布家,但是收入本就微薄,更何况一家有八口人,伴随着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外国商品的输入使中国原本的自给自足,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开始逐步破产。
织布业自然也破产了,关向应家的生活更是举步维艰,可是在10岁那年,家里还是将送他入了私塾。1922,关向应毕业后前往印刷厂的账房做事,以此赚取微薄收入。
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也是此机会,让他结识了共产党员李震瀛,并在李震瀛的介绍下逐步接触共产党,后来也是因为在新式思想引领下,为了追求革命事业,他放弃了家里为他安排的包办婚姻,选择前往苏联学习。
那里他邂逅了一段命中注定的恋情,在对的时候遇到了错的人。1927年一位叫秦曼云的女性被组织派往苏联进修。
关向应跟秦曼云就这样结识了,二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后来在1929年共同返回了国内。此时,谁都没料到一个小小的插曲,而这一个插曲将让二人的一生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个小小的插曲便是关向应的同志盛忠亮。身为关向应的同志,盛忠亮几乎与关向应同时邂逅了秦曼云,彼时,谁也不知这将会对这三人的一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秦曼云生产后,关向应接到组织派他前往湘鄂苏区的命令。为了革命,他不得不将孩子安顿在教会的育婴堂中。
秦曼云也继续留在上海工作,可此后不久,秦曼云便被捕了,因受不住严刑拷打,她叛变了。后来她遇到了也已经叛变了的盛忠亮,两人竟颇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结为了夫妻,后来还共同逃往了台湾。最后摇身一变还成为了富商。
而另一边,关向应也邂逅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段恋情,在1939年,他遇到了彼时年仅19岁的马丹,彼时的马丹也是进步学子之一。来到革命圣地延安的马列学院学习。
就这样跟当时36岁的关向应走到了一起,二人渐生情愫,也正式步入了婚姻殿堂,可为了革命大业,夫妻二人也算是聚少离多。
在卢沟桥事变后,东北的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便跟汉族人民在一起,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继续坚持抗日,牵制日军,支援关内的抗战,而作为满族人民的优秀代表关向应,后来也跟贺龙一起领导晋绥部队的抗日斗争。
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1946年关向应病倒了,1946年7月,关向应彻底告别人世,而他的妻子马丹一直对此段恋情念念不忘,后来一人独居广州,这一过便是50余年。
关向应虽然已经离世,可是他的精神是永存的,不论他是否能成为元帅,他留下的功绩都将是不朽的。而他是满族人的特殊身份,也从另一种角度见证了彼时少数民族的抗日。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抗战,早在一开始时,共产党便十分注意发动少数民族抗日,后来还颁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其中指出动员蒙民回民等其他各少数民族参与抗战,共同抗日。
所以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早在918事变后就坚持抗日,而关向应也是在这种氛围中诞生的优秀的满族人民将领。
除了满族外,蒙古人民也在1933年就参加了抗日战争。在1937年便成立了蒙汉抗日游击队,还在大青山一带抗战抗日武装斗争。在1938年时成立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后来还能在将大青山根据地扩大到9个县,五六十万人口的大地区,部队发展到4000多人。
回民也早就参与其中,马本斋率领当时的回民支队先后转战冀中平原,冀鲁边区,冀鲁豫边区等,后来还被晋中军区评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