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从来都不是为了难倒学生#【晚报来论 | #四年级数学考试难出天际不是好事#】1月9日,深圳“南山因为期末试卷太难延时20分钟!”冲上热搜。原因是题目过难,四年级数学考试延长20分钟。很多家长看完数学试卷后表示,这次考数学需要强大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很可能还没做题,读题就已经让孩子们崩溃了。我们作为家长,很多都看不懂,更别说孩子了。”#深圳家长花85分钟才做完小学卷子#
“学的一粒沙,考的撒哈拉”。一份四年级的数学试卷,命题人竟然夹杂了文言文、历史、时事等诸多元素,可谓标新立异。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却变成了一场“灾难”,读不懂题,规定的时间内答不完,彻底被命题老师考倒。严格来说,这不是命题人的胜利,而是一场命题事故。
一般来说,考试命题都遵循难以搭配的原则,根据题目的难度区分为基础题、中等难度题以及难题。基础题占大多数,难题也就那么一两道。如果一张试卷全是偏题、难题、怪题、超纲题,这不但不符合命题规律,而且也不符合考试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把数学试卷弄得这么难,不但学生的分数不好看,还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考试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教学提供反馈,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然而,难度过高的试卷不仅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能掩盖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师难以从这样的考试结果中判断学生哪些知识点掌握不足,哪些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试图通过提升数学试卷难度,倒逼学生提升阅读、理解与逻辑思维能力,让数学学习跳出机械刷题的窠臼,向深度和广度进军,这一出发点无疑有其前瞻性。但是教育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冲刺,拔苗助长式的难度提升,忽视了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育改革的步子迈得过大,容易扯着孩子们的 “后腿”。
考试从来都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为了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应该是充满乐趣和探索的学科,而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难题集。表面上看,命题人用自己的挖空心思打败了学生,但客观而言,这并非一张合格的试卷。如果以后的数学考试都采用这种偏难怪的命题风格,对于数学教育来说弊大于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在变相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与我们当前教育减负的大方向背道而驰。
一份让多数人都难以完成的试卷,无法精准反映教学中的问题与学生的知识漏洞,其诊断功能大打折扣,最终让考试沦为形式,失去为教学服务的意义。对于这次命题事故,当地教育部门应深刻反思,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淡化分数的绝对主导地位。学校则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命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在命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实际学习情况,确保试卷难度适中,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考试必不可少,但不必非得把学生考倒。#避免考试题目太绕也是一种减负# (作者:刘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