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83年,卧床近10年的卢照邻拖着半边已然无法移动的身体艰难的爬到了颖水边,

鉴史忆往呀 2025-01-10 18:51:22

公元683年,卧床近10年的卢照邻拖着半边已然无法移动的身体艰难的爬到了颖水边,回头看了看自己残破不堪的老屋,想到自己曾经预先修好的墓穴,终究还是选择艰难侧身,一头扎进了颖水。 初唐四杰,天才王勃渡海堕水英年早逝,杨炯卒于盈川令上,卢照邻恶疾不愈,生不逢时,不到30岁便身染重病,投水自尽。而骆宾王则因谋反被逐。 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骆宾王之才可见一斑。 范阳的卢照邻也曾是年少英才,高中进士后有便受到了邓王的器重,他调任邓王府典签,邓王赏识他,逢人便夸“卢照邻就是我的司马相如。” 他也曾心高气傲,满腹经纶,想要为朝廷效力,光耀门楣,才华惊世,提笔便写下《长安古意》。长安古意几乎算是他所有诗中最为出彩的一首之一。 是一首宫体诗,在古代文学史上对它的评价是,长安古意把宫体带入市井,既反映了长安的盛况,又在歌颂热烈爱情追求的同时,避免了所谓的艳情描写。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其中所传达的情感令世人惊叹。 闻一多对这首诗的评价是“在窒息的阴霾中,四周是细弱的虫吟,虚空而疲倦,忽然一声霹雳,接着是狂风暴雨,虫吟渐渐的消失不见了,这样便是卢照邻《长安古意》的出现。 闻一多认为,最后四句算是画蛇添足。但是这一点艺术的失败却不妨碍长安古意在思想上的成功。因为它是宫体诗一个破天荒的大转变,一手挽住了衰老的颓废,一手又给他欲望的幻灭。 便是这样的一首传世名作《长安古意》既让他跻身初唐四杰又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有说法称,便是因为这一首诗,他触怒了武三思,因此被打入牢中,后来他患上了风疾,因为朋友营救才得以出狱。 后来他也曾被调任新都县尉,但最后因疾病缠身而辞掉了官职。他住在了太白山上的草房子里,还服用了方士的玄明膏。 可恰逢父亲过世,卢照邻忍不住哀嚎痛哭。玄明膏中的丹砂也因此被呕吐了出来,他的疾病也由此变得更重。 他家中本就贫寒,尽管有权贵赏识他的才华,常常供给他衣服和药物,但都成效不大。 卢照邻来到了具茨山下,购买了几十亩田园。他为自己修好房子,也为自己提前修了墓穴,他独自一人仰面躺在墓穴中,环顾自己的一生。(乃去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颍水周舍,复预为墓,偃卧其中) 自以当高宗之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崧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 他这一生,唐高宗崇尚吏治的时候,他偏好儒学,武则天崇尚法治的时候,他用钻研道学,武则天封嵩山,朝廷中征召才之士时,他却已经沦为废人。终究是命途多舛,生不逢时。 在苦涩心酸之下,在万般孤苦之下,卢照邻写下了五悲文以自明。 因为不到30岁便身染重病,所以他晚年的诗作多悲苦之音,他《五悲》《释疾文》《病梨树赋》也都是当时他生活和心境的表现。 手足挛缓,不起行已十年,每春归秋至,云壑烟郊,辄舆出户庭,悠然一望。遂自伤,作《释疾文》,有云:“覆焘虽广,嗟不容乎此生;亭育虽繁,恩已绝乎斯代。”与亲属诀,自沉颍水。 因为患病,他不能起床行走已经近乎10年了。春去秋来,岁月轮回,唯独他仍然如一个活死人的样子。不得其时,也不得其主。漫看云卷云舒,看沟壑云起,看旷野烟生,却徒留满地的悲哀。 终究还是不得志,他写下了《释疾文》,这天地再怎样辽阔宽广,都无法容纳自己的一生。 他选择与亲戚们作别,最后投进颍水自尽,如此结束自己的命运悲苦的一生。 而留下来的只有他的诗文二十卷以及《幽忧子》三卷,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是谁还在吟诵他的诗歌?是谁还在歌颂着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情感?是谁在哀婉他的一生?

0 阅读:53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