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土匪要枪毙一个12岁的小红军。突然,小红军说:“你们还是用刀砍死我吧

鉴史忆往呀 2025-01-11 17:01:21

1936年,土匪要枪毙一个12岁的小红军。突然,小红军说:“你们还是用刀砍死我吧,省一颗子弹将来可以打鬼子…”没想到,这个要求竟然救了小红军的命!

小红军张金龙于1925年左右出生,他的父母死于日本鬼子的刺刀下。彼时年幼的张金龙自此孤苦无依,一张烂桌子,一张破椅子,一个吱嘎吱嘎响的破床台,这便是他的全部家业。

所以在红军部队来到他的家乡时,彼时年幼的张金龙便满怀憧憬,他想要加入部队,想要打鬼子。

在他亲眼见证这一支部队从不拿普通人家的东西放在外面的冻柿子,从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所有的官兵上下待遇皆一致时,张金龙被感染了,他坚定了入此支部队的决心。

但考虑到当时张金龙的年纪还太小,所以部队领导是不愿意让他加入的。

可张金龙言辞实在恳切,称自己对日本人的深恶痛绝,一定要为父母报仇,要在战场上杀鬼子,要将日本人赶出中原。英雄出少年,见这10岁出头的少年心怀大志,一人孤苦无依,也无人照料,所以便只能勉强同意。让张金龙进入部队。

在1935年左右,在长征路上,经过了腊子口,腊子口是通往甘南的极其重要的通道,但是敌军派来了重兵守卫,我军经过三天的激战才拿下了此处,但也是在这一次战斗中,小红军张金龙腿部受了重伤,他倒在了一片血泊之中。

一对猎户夫妻见到这一位年轻的少年后,发现对方还有气儿,就将对方救入家中,用土方法给少年治伤,每日拿出家中珍贵的食物给少年补身子。

那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是少年心中最温情的回忆。张金龙非常感谢这一对猎户夫妻,想着自己离开后,有朝一日一定要报答他们夫妻。

可福气还没有到来,灾祸便先到了。

那哪有不透风的墙,这一对夫妻救出了一位小战士的事情还是被人告密了。

在得知此讯息后,马家军便立刻便赶了过来,将猎户的房子团团围住,在看到只有一对夫妻和一位年幼的少年时,险些误以为自己被骗了

两个是常驻此地的猎户,一个是毛头小子,初出茅庐的小少年。

哪里有什么红军战士?

夫妻二人却只是不言语。可张金龙不愿夫妻二人因自己而受累,立刻上前喝止了马家军。“我就是那一位红军战士。”

马将军狐疑的瞅了这一位年仅12岁左右的少年,最初还轻嗤一声,觉得对方自不量力,后来注意到对方眼神中自始至终的坚毅后,才慢慢变了脸色。

一人便拿着刀来到了少年面前吓唬他道“你不怕我们把你解给日军请赏吗?”

张金龙可不怕,对方若如此做,那便是狗汉奸,是卖国贼,自己是死得其所。

张金龙却也不怕,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说“就用刀砍 不要用枪打,省一颗子弹用来打日本人。”马家军听后也是感慨万分,不但没有杀这一位少年,还给对方留下了几块大洋,而后离开了。

彼时正是1936年,国共之间的关系有几分缓和,民族危机摆在了前列。

在1936年2月的5月的时候,毛主席便曾通电给国民政府“民族存亡紧急关头,理应幡然悔悟,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本是出自国语,是出自于周文公的,毛主席特意选此句给南京国民政府也别有深意。毕竟兄弟之间干架可以,搞内战可以,但是不能被外人给欺负了,此时民族危机在前,应当一致对外。

毛主席还表示,此时若执迷不悟,甘愿当汉奸,当卖国贼,国民党的统治必将为全国人民所唾弃,所颠覆。

在6月的时候,我党再次致电蒋介石称“随时准备同贵党任何组织,任何军政领袖进行合作救国的谈判。”

在抗日的大目标下,只有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共同救国,才能真正的救亡图存。

彼时的民意也是如此,所以,学生在一二九运动后又一次发动了抗日救亡的狂潮。文化界也发起抗日救亡救国会。广州铁路工人,上海邮政工人也纷纷举成大会,支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陶行之章乃器沈君儒等人,也发表了团结御辱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认为抗日救国是第一要义。

蒋介石虽然一定程度上坚持壤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但是似乎也一定程度上为了除掉日本这侵略者,除掉这一心头大患,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考虑跟共产党合作的。

因为早在1935年10月19日左右,蒋介石便一面着手对苏联交涉,一面着手中共问题的解决。

还曾会晤苏联的驻华大使,明确表示希望改善中苏关系,暗示要同苏联缔结有实质性的协定,并派陈立夫秘密访苏,商谈对日军事同盟

1936年1月时,蒋介石还让中国驻苏大使馆代表跟中共代表团成员潘汉年在莫斯科会面。就国共两党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

而后又指派陈立夫在国内寻找同共产党联系的线索。后来宋子文和陈立夫也果然通过宋庆龄先后找到原本隶属于中央特科系统的董健武,张子华等人,并据此分别与陕北和中共中央打通了直接性的联系。

虽然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是一个12岁小红军接明白的道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彼时的情况下,只有国共合作,只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将侵略者真正赶出中原,才能维护我中华民族。

0 阅读:70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