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么多的银子,动辄上万两,为什么现在却“消失不见”了?这个问题很简单,考古学家们给出了答案。 白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奢侈品到后来的主流货币,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先秦时期,白银与珠玉、龟贝一样被视为珍贵的器饰,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拥有。 白银作为货币的首次尝试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当时采用银和锡混合铸造的"白金"作为流通货币。根据不同的形状和图案,这种"白金"被赋予了三千钱、五百钱、三百钱等不同的面值。 然而这次货币改革并不成功,由于白银价格昂贵而锡价低廉,一些权贵开始私下铸造成色不足的劣质白金牟取暴利。这种行为导致白金很快贬值,最终这种货币在推行一两年后就被废止了。 随后的漫长岁月里,铜钱成为了最主要的流通货币。但铜钱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缺陷:体积大、重量重,在大宗交易中极其不便。一贯钱约重五斤,而在宋代购买一匹马需要五十贯钱,光是交易用的铜钱就重达二百五十斤。 正是这种不便推动了白银逐渐走向货币市场的中心。宋代出现的"交子"虽然开创了中国纸币的先河,但在当时并未完全取代白银的地位。白银开始在大额交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到了明清时期,白银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货币形式。它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还是对外贸易的主要结算工具。白银的便携性、保值性和普遍接受度,使它成为了最理想的大宗交易媒介。 商人们可以轻松携带大量白银进行远距离贸易,而不必像携带铜钱那样需要大量车马运输。官府征收赋税时也更倾向于使用白银,因为它便于储存和管理。 在这个时期,白银在民间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即便是普通百姓,也会在重要交易如置办房产、婚嫁嫁妆时使用白银。白银的计量单位"两"成为了人们熟知的重量单位,也成为了财富的代名词。 这种以白银为本位的货币制度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各地的银号、钱庄开始提供存储、兑换等金融服务。商业发展带来的白银需求不断增加,推动着白银货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扩张。 在这个"白银时代",中国的经济活动已经完全建立在白银基础之上。从朝廷国库到民间财富,白银都扮演着核心角色。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近代,直到新的货币形式出现才开始发生改变。 战争、贸易和赔款,构成了吞噬中国白银的三个巨大漩涡。每一次内乱战争都会导致大量白银从正常流通领域消失,或是被劫掠一空,或是被人们匆忙掩埋。 在四川彭山县的江口镇,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1646年,张献忠的大西军在此遭遇明朝军队的伏击,数量庞大的白银沉入江底。这批白银主要来源于此前对各地官府、宗室的掠夺,经过数百年的沉睡,直到2016年才重见天日。 第二个吞噬白银的漩涡来自对外贸易。清朝嘉庆年间,户部左侍郎苏楞额就提出了著名的"白银外流论"。他发现外国商人通过各种手段将中国的白银运往国外,同时又将成色不足的外国银元输入中国市场。 这种贸易失衡在鸦片贸易中达到顶峰。英国等国家用鸦片换取中国的白银,造成了白银储量的持续下降。当时的情况是,一百块外国银元只能换到七十多两中国银锭,但由于贸易形势的恶化,中国不得不接受这种不平等的兑换。 最后一个也是最致命的漩涡是战争赔款。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要求清政府向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这笔巨额赔款对当时的清政府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更为严重的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被迫向八国联军赔款4.5亿两白银。这个数字之大,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四年的财政收入总和。这笔赔款不仅造成了白银的大量流失,还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从数量上看,仅这两次赔款就让中国失去了超过6.5亿两白银。如果加上其他条约的赔款,以及支付赔款时的利息,实际流失的白银数量还要更多。这些赔款造成的白银外流,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的银本位制度。 这三个漩涡相互作用,加速了中国白银的流失。内乱导致的白银埋藏和损失,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不平等贸易造成的白银外流,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困境。而战争赔款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中国的白银储备几近枯竭。 随着白银的持续流失,中国传统的银本位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局面最终促使政府不得不考虑改革货币制度,寻求新的经济发展道路。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经济转折点。国际金融体系普遍实行金本位制,而中国仍在使用银本位制,这种差异造成了诸多经济问题。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法币改革。这次改革标志着中国正式放弃了延续数百年的银本位制度,白银不再作为法定货币。随着纸币的普及和电子支付方式的出现,白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古代那么多的银子,动辄上万两,为什么现在却“消失不见”了?这个问题很简单,考古学
历史有小狼
2025-01-08 18:46:25
0
阅读:71
大宝的家居店
小说里一个村子里的赌坊都是上千万两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