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5年,雍正帝驾崩,李卫知道自己的下场不会很好,于是哭晕在棺椁之前。乾隆仿佛看明白了他的心思,既赏赐珍珠,又册封其功名,此时,被安抚的李卫还不知道自己的新主子有多么的"坑爹",否则恐怕会哭死在灵堂里。 在雍正朝廷中,李卫可谓是一位独特的存在。作为一位非科举出身的官员,他凭借过人的才干和清廉的品性,一步步走到了朝廷重臣的位置。 李卫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包衣,因为精通满语和蒙古语,被康熙选中担任四阿哥胤禛(后来的雍正帝)的蒙古语教习。在教习期间,他的能力得到了胤禛的赏识。 雍正即位后,李卫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过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等重要职务。在任期间,他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污,为民请命,深得百姓爱戴。 然而,李卫的非科举出身却成为他仕途上的一个隐患。在当时的清朝官场中,科举出身是读书人入仕的正途,而李卫却是从奴才出身一路升迁上来的。 这种特殊的身份背景,让一些传统官僚对他心存芥蒂。尽管如此,雍正对李卫的信任和倚重却丝毫不减。 在治理地方期间,李卫多次开展水利工程,疏通河道,解决了江南地区的水患问题。他还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当地百姓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李卫的政绩引起了朝廷内外的广泛关注。雍正多次在朝堂上表扬李卫的政绩,甚至将其比作古代名臣。 但是,这种备受宠信的地位也带来了隐患。在封建王朝中,"功高震主"历来都是大忌。随着李卫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一些大臣开始暗中议论他恃宠而骄。 到了雍正十三年,已经年过六旬的李卫依然在为朝廷效力。他或许没有想到,随着雍正帝的驾崩,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命运转折。 不过此时的他,还在为雍正朝廷的政务尽心竭力。作为一个出身低微却能位居高位的臣子,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雍正的信任。 雍正十三年九月,雍正帝驾崩,四子弘历继位,是为乾隆帝。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李卫作为雍正朝的重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乾隆即位初期,对待李卫的态度表面上看似温和。他不仅给予李卫丰厚的赏赐,包括珍珠等珍贵礼品,还确认了其功名和地位。 这种表面的恩宠背后,却暗藏着新皇帝的政治考量。乾隆此时刚刚即位,需要稳定朝局,不能轻易动摇父皇留下的重臣。 李卫在这一时期仍然保持着两江总督的职位。但是,他在处理政务时的态度开始变得更加谨慎。 乾隆对待大臣的态度与其父雍正有着明显的不同。他更加注重臣子的文化修养和对君主的恭顺程度。 随着时间推移,乾隆对李卫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在朝堂议事时,李卫的直言上谏开始引起乾隆的不满。 乾隆在处理政务时,越来越重视臣子的谄媚奉承。而李卫依然保持着雍正时期的直率作风,这种风格与新朝廷的氛围格格不入。 在这种情况下,李卫的处境日渐艰难。虽然他仍然保持着清廉的作风,但是其政治影响力开始逐渐削弱。 乾隆对待父皇旧臣的态度,体现出了他的统治策略。他需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同时削弱雍正时期重臣的影响力。 这种微妙的政治博弈中,李卫成为了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命运转折,反映出了清朝统治阶层内部的深刻变化。 新皇帝在稳固政权的过程中,逐步推行自己的用人标准。那些不符合新标准的官员,即使有功于先朝,也难逃被疏远的命运。 对于李卫这样的雍正老臣来说,表面上的恩宠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随着乾隆逐渐掌控朝政,这种表面的和谐即将被打破。 乾隆五年,朝廷对李卫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原本担任要职的李卫被调任闲职,这标志着他正式走向仕途的尾声。 在此期间,乾隆开始大力推行文治武功政策。他重用那些善于文墨,擅长吟诗作对的文人雅士。 李卫作为一个不通诗书的武将出身,与乾隆追求的文治理想格格不入。乾隆对他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容忍转向公开的不满。 在乾隆南巡期间,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李卫的命运。乾隆在西湖花神庙发现了百姓为李卫立的雕像。 这座雕像的存在,让乾隆感到十分不悦。他认为这违背了君臣之道,是对皇权的一种冒犯。 乾隆随即下令焚毁雕像,这个举动带有强烈的政治信号。它表明乾隆不允许任何臣子在民间拥有过高声望。 这一事件后,李卫的处境更加艰难。他被进一步边缘化,失去了参与重大政务决策的机会。 乾隆对待李卫的态度,反映出他与父亲雍正在治国理念上的巨大差异。雍正重视实干,看重臣子的政绩和才能。 而乾隆更注重君权的彰显,他不喜欢臣子过于强势。在他看来,臣子的首要任务是恭顺服从。 李卫的沉沦过程,成为清朝官场的一面镜子。它展示了"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一古老政治规律的残酷现实。
1735年,雍正帝驾崩,李卫知道自己的下场不会很好,于是哭晕在棺椁之前。乾隆仿佛
历史有小狼
2025-01-08 18:46:25
0
阅读:162
小三、别跑,你是我的!
话说雍正到底怎么驾崩的😄
嘉洛 回复 01-15 01:20
说句老死也不过分,毕竟登基的时候都四十多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