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国一高级干部访日期间,不顾多人劝阻非要去靖国神社,回国后就被中纪委开除了党籍,可他却说:我是清白的。 周而复,这位在中国文学界不可忽视的作家,早年追随毛主席参加抗日,创作了许多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他的文学成就包括反映八年抗战历史的恢弘巨作《长城万里图》和描写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上海的早晨》。尽管对文学和革命事业贡献巨大,但因为一次参观靖国神社的事件,他被开除党籍,人生轨迹因此发生了巨大转变。 周而复于1914年1月3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安徽旌德。他的家境书香浓厚,父亲是文人出身,母亲则是一位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自小受到四书五经的熏陶,同时也接触到西方思想的启蒙。19岁时,周而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文学系,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旅程。 在大学期间,周而复与众多优秀的革命文学家相识,并深受他们思想的影响。他积极参与左翼文艺活动,发表了大量与时局相关的文章,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战。他创办《文学从报》,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夜行集》。其作品充满了对压迫的抗争和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忧虑。郭沫若曾评价他的作品是“重重压迫之下悲抑的呼息”,并认为其作品真实刻画了那个时代的忧郁与愤怒。 19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国土危机四伏,而国民党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年轻的周而复对此深感愤慨,他通过文学向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当局表达抗议,呼唤民众觉醒。他还参与进步学生运动,为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也因此被国民党逮捕,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磨难。 1985年深秋的一个清晨,北京街头的报童吆喝声格外刺耳。当天的报纸头版赫然印着一则震惊文化界的消息:中纪委决定开除周而复党籍。这位在文坛享有盛名的抗战文学作家,这位为新中国文化事业奔波数十年的老同志,竟然因为一次参观靖国神社而失去了他最为珍视的党籍。 消息传开后,周而复的子女们如同被当头棒喝。他们记忆中的父亲一向谨言慎行,对党的事业更是忠心耿耿。怎么会突然传出这样的消息?带着满腹疑问,他们给远在他乡的父亲写去了一封询问的信。 事情要从一个月前说起。1985年10月,周而复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团成员访问日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参加中日政治家书法展,同时还要出席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纪念活动。这些外事活动本该按部就班、平安无事。然而,周而复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想法:作为一名专门创作抗战题材的作家,他希望能够亲眼看看靖国神社,为自己的创作积累第一手资料。 靖国神社,这个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场所,对于经历过抗日战争的中国人来说,无异于一个刺眼的伤疤。当周而复表达了想要前往参观的意愿时,立即遭到了代表团其他成员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劝说:这样的地方不宜参观,何况还是以中国文化代表团成员的身份。 但周而复固执己见。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创作抗战题材的作家,亲临现场获取素材是创作的必经之路。这种职业的敏感性让他暂时忽视了自己共产党员的特殊身份。就这样,不顾多人劝阻,周而复还是走进了靖国神社。 周而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以生动的笔触将白求恩的动人事迹传遍世界,也通过《白求恩大夫》和《上海的早晨》等作品,深刻描绘了中国的历史变迁。这些作品不仅成为建国后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还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周而复历时16年创作的《长城万里图》,成为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鸿篇巨制。这部长达378万字的巨著,以六部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长篇构成,全景再现了抗战期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版的《战争与和平》。陆定一曾称此书的出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事,钱钟书也对其气势恢宏的叙事手法表示高度赞赏。 1973年,他终于获释回到家中,却发现家徒四壁,妻子对他冷嘲热讽。这一切让他心如刀割,但他选择将所有的痛苦埋藏于心,转而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他在北京的旧货市场购置了一张桌子,重新开始写作,为自己热爱的文学事业继续付出。在好友孙耀华的支持下,他得以在武汉安心创作,并完成了《上海的早晨》的修改工作。 改革开放后,周而复迎来了人生的转机。他先后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务,继续为文化事业贡献力量。在此期间,他完成了《长城万里图》的创作,这部作品耗费了他16年的心血,并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文学奖。 即便在被开除党籍的16年里,周而复也从未放弃对党的信念。他每月坚持缴纳党费,共积攒了5000元。他坚信,总有一天自己能够重新将这些党费交到党的手中。2002年,中央重新审视对周而复的处分,将“开除党籍”改为“留党察看一年”。2004年,周而复因病去世,享年90岁。新华社发布讣告,高度评价了他的贡献,称他为“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作家和书法家”。
1985年,中国一高级干部访日期间,不顾多人劝阻非要去靖国神社,回国后就被中纪委
运赛过去
2025-01-06 21:04:20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