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张照片时,他的家人都泪目了!这是临刑前,家人买通狱卒,请人给他拍的,此前,他已受尽各种酷刑,被扔进炙热的铁皮桶,声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年轻的狱卒听了都红了眼眶。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照片定格了最后的时光,也定格了信仰的力量。1935年正月的四川达县,寒风凛冽,在狱卒的安排下,牟永大的家人为他拍下了一张照片。 这是他临刑前的最后身影,他瘦削的脸庞刻满了经历酷刑的痕迹,目光却依然坚定,仿佛在告诉世人,他虽身陷囹圄,但信仰从未屈服。 牟永大的故事,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革命者中的缩影。1905年出生于四川达县蒲家场的他,虽出身平凡,却怀有远大志向。早年间,他在上海求学时接触到马克思主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于推翻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革命事业。 他的热血不仅在书本中燃烧,更在实践中淬炼。1933年底,他奉命潜入达县县府,组建“绿衣社”,为红军侦察情报、筹集弹药。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但他无所畏惧,在敌人内部巧妙活动,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来没有平坦的捷径。1934年5月,他因叛徒出卖被捕,敌人认定他是共产党组织的重要领导人,开始对他进行疯狂的严刑拷问。 敌人用尽了酷刑——“坐老虎凳”“吊鸭儿凫水”,甚至将他装进烧红的铁皮桶中炙烤。酷刑的残忍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他的惨叫声让年轻的狱卒都泪流满面,然而,他始终咬紧牙关,没有吐露党的任何秘密。 他的顽强不仅是肉体的抗争,更是信仰的胜利。他深知,他的沉默,可能挽救的是无数同志的生命。 照片中的牟永大,无比瘦削,但眼神里透出的坚毅让人难以忘怀。这张照片,是家人买通狱卒请人拍下的。 在狱中,家人和他相见的机会寥寥无几,他们心中有着无尽的不舍,却又明白,这是他生命最后的时光。 他的母亲和家人泪流满面,但牟永大却微笑着,安慰他们:“我一生无悔,这条路,是我自愿选择的。”这份镇定让家人无言以对,却也更加心痛。 1935年正月,敌人决定处决牟永大。临刑当天,他身穿囚服,昂首挺胸,面无惧色。押解到刑场时,敌人命令他跪下,而他却挺立不动,直视敌人,冷冷地说道:“你们的末日快到了!” 这句话如同锋利的刀刃,让在场的所有人心头一颤。他没有在敌人的屠刀下屈服,而是以大无畏的姿态离开了人世。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用鲜血与生命书写了一段不屈的传奇。 革命的路上,像牟永大这样的英烈并非孤例。1928年5月,渭华起义爆发,共产党员温济厚被捕。年仅25岁的他,在面对敌人的酷刑时同样表现出无比的坚韧。 他在刑场上高呼:“共产党员是斩不尽杀不绝的!共产党万岁!”最后,壮烈牺牲。温济厚的牺牲,让他的妻子和孩子陷入无尽的悲痛,但温曹氏在极度的悲伤中,依然决定为丈夫留下最后的纪念。 她请求同乡帮助,将丈夫的遗体搬回家中,与年幼的孩子一起拍下了一张全家福。这张照片,是生命与死亡的跨越,也是信仰传承的象征。照片中的温济厚,双眼紧闭,却依然显得威严安详,似乎在守护着身旁的家人。 这张跨越生死的全家福如今被保存在渭华起义陈列馆,成为后人瞻仰的珍贵遗物。它告诉我们,烈士们的牺牲并非终点,他们的精神会通过照片和记忆,被一代代传承下去。 照片,定格的不只是最后的身影,还有精神的永恒。1898年的戊戌变法中,谭嗣同作为“六君子”之一,因维新变法失败而被捕入狱。明知大势已去,他却坚决拒绝逃亡。 他对身边人说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选择用鲜血唤醒沉睡的民族。在刑场上,他对着苍天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的壮烈牺牲,让无数人为之震撼。 谭嗣同在狱中与妻子的诀别,同样令人动容。妻子李闰哭喊着:“我们还没有生儿育女,我想为你留个后代!” 谭嗣同却铿锵地回答:“如果我们的孩子一降生,就要面对这样的腐朽世界,那还不如不出生!”这番话虽冷静,却展现了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也道出了他对未来的执着追求。他以自己的生命,为民族的未来留下了不朽的火种。 这些照片,承载的不仅是生命的终结,更是信仰的延续。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太多的革命者用生命守护理想,他们的故事令人心碎,却也无比激励人心。牟永大的最后一张照片、温济厚的全家福、谭嗣同的最后遗言,都是时代的缩影,也是历史的见证。 当牟永大的家人凝视那张照片时,他们泪流满面,既为亲人的离去悲伤,又为他的选择感到无比自豪。 牟永大的生命虽然定格在30岁,但他的精神却跨越了时间,与那些为革命牺牲的英烈们一起,点亮了后人前行的路。
看到这张照片时,他的家人都泪目了!这是临刑前,家人买通狱卒,请人给他拍的,此前,
李小哥知识说
2025-01-05 17:14:1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