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晓日初长,驱寒补阳(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2025年1月5日为小寒日

飞翔说健康 2025-01-04 20:17:09

小寒:晓日初长,驱寒补阳(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2025年1月5日为小寒日,这是公历新年的第一个节气。此时临近三九,朔风劲吹,常有寒流来袭。河流冰封,土壤冻结,天地万物更显寂寥。在严冬的寂静里,生命正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春天的呼唤。

九寒隆冬,至此为盛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公历每年1月5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即为小寒。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小寒是表示气候冷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古人认为,冷气积久而寒,但此时尚未达到极致,故称小寒。然而,从气象记录观察,小寒往往是全年最冷的时节,因为一年中最冷的隆冬“三九天”就处在小寒期间,因此民间也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冬至一过,太阳直射点慢慢北移,白天也越来越长,但此时强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下降明显,北方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南方霜雪交加,冷透肌骨。在极致的严寒中,积蓄着蓬勃的生命力。正如唐代诗人元稹所写:“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那点点春意正在严冬里酝酿,冬与春马上就要在正月进行交接了。

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禽鸟得气之先”,也就是说,鸟类对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变化非常敏感。由于感知到阳气的萌动,大雁开始冒着风雪启程向北迁移;喜鹊衔着枯叶和枯枝,开始筑巢垒窝;雉鸡发出求偶的声音。

在七十二候的基础上,古人根据细致的观察又梳理出“二十四番花信风”,又称“花信风”,即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正所谓“风有约,花不误,年年岁岁不相负”。花信风并不是全年都有,小寒节气是二十四番花信风的开始,至谷雨而终,共涵盖8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3种花,从梅花开始,到楝花结束。

“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小寒的花信三候是:一候梅花,二候山茶花,三候水仙花。作为二十四番花信风之首,梅花最先传递出春的信息,迎寒怒放、暗香扑鼻的梅花,提醒人们春天的脚步近了。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宗学介绍,此时万物敛藏,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中医认为,肾主藏精,与冬气相通,因此小寒养生应以防寒补肾、固本扶元为主。

腊八煮粥,食补御寒

小寒通常在农历十二月,正是新旧交接之时。自先秦始,人们便在这个月外出围猎,并携所获之物祭先祖,敬百神,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仪式。渐渐地,腊祭所在的月份便被称为“腊月”。随着岁时演进,腊祭风俗固定在每年腊月初八举行,腊八节俗,由此发端。

“中医认为‘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小寒是食补御寒、涵养阳气的好时机。”张宗学说,天气寒冷,饮食可适当多吃温补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冬季进补应根据个人体质,分清寒热虚实再辨证调补。北方很多地区的人喜欢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其实,这是一个传统的经方,也是一个食疗方。羊肉性温,加上当归、生姜等一起炖煮,具有温中补血、散寒强身的效果。此外,大蒜、韭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大枣等食物也能增强御寒能力,起到温阳补气、驱除寒邪的作用。

“小寒时节,既要适当活动身体,也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勿伤阳气。”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所以此时是关节痛、颈椎病和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的高峰期,养生的关键在于防寒保暖。头颈、背、手脚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加倍呵护,以抵御外界寒邪的侵袭,保持体内阳气的充足与平衡。此外,晚上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这样能帮助肾中阳气升发。

0 阅读:0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