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7名弹尽粮绝的志愿军战士,被200名英军重重包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19岁小战士郑起用足最后一丝力气,吹响了冲锋号,没想到这一吹,却吹出了一个特等功。 1951年,郑起受到了上级的邀请,前往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在宴会上,他见到了令他十分敬仰的毛主席,当毛主席得知他是从朝鲜战场上回来的志愿军战士后,激动地握住了他的双手,此时的郑起也早已经热泪盈眶...... 郑起在部队中,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吹号战士,但是在战友们的心目中,他却是力量的化身,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总能吹响令人奋进的号角,鼓舞大家奋勇向前,振奋大家的士气。 曾经有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士兵,在他们晚年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过,直到现在每当他们听见中国的冲锋号时,心里就一阵发怵,心里害怕得不行,仿佛又将他们拉回了那个激烈的战场。 那郑起都做了什么,竟然受到了毛主席的夸赞,还荣获了“二级英雄”的称号呢? 郑起在1932年出生在黑龙江,当时日军在东北地区频频作恶,当地的老百姓们对他们痛恨不已,等到日军全面侵华之后,小小年纪的郑起就是在这样混乱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日军的暴行让他愤怒不已,于是就在自己14岁那年参军入了伍。 因为他的年纪小,身板也瘦小,甚至连枪都扛不起来,所以为了照顾他,部队里就把他安排当了卫生员,但是心中有着报国热情的他,更想要上战场杀敌,在他的坚持下,部队只好让他当了号兵。 一来可以让他多积累经验,不至于因为年纪小在战场上吃亏,二来能弥补部队里“号兵”这一职位的空缺。 我们都知道,在战场上战况是很残酷的,有的战役甚至要打上几天几夜,战士们不仅消耗体力,精神上也会出现懈怠,这时候吹响冲锋号就能起到一个振奋士气的作用,甚至在关键时刻可以扭转局势。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训练,郑起已经掌握了100多首号谱了,号角声悠长激昂,不久后他就跟随大部队入朝作战了,所属347团第七连。 1951年年初,一支由英军组成的“联合国军”在釜谷里这个地方展开了侦查,这里的战略位置重要,随后他们就占领了这里的高地,为了击退敌军,第七连的战士们负责阻击敌人的进一步行动。 一开始我方占据了主动,但是敌军的炮火装备先进,而且人数上也占据优势,随后对我方多个方向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但是战士们丝毫没有退缩,和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杀,损失也比较惨重。 最终战斗至最后一刻,我方只剩下7人,其中就包括郑起,此时的战士们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要和敌人战斗到最后一人。突然这时郑起跑到了一处高地,吹响了冲锋号,现场200多名英军听到后,停止了他们的继续进攻,不一会儿就掉头向四处跑散了。 原来,冲锋号一响,这伙儿英军还以为是我方的大部队援军到了,于是丢下了高地逃跑了。从那之后,郑起的号角就深入人心,只要有他在的地方,战士们都铆足了劲儿地向前奋进,让美英敌军闻风丧胆。 正是有了这些不畏牺牲,英勇奋进的志愿战士们,我们最终迎来了战役的胜利。
朝鲜战争中,7名弹尽粮绝的志愿军战士,被200名英军重重包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玲珑说历史
2025-01-02 21:58:09
0
阅读: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