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虚构半纪实走进一位不同知名大宋文人世界
谷梦评文学
2024-12-30 19:03:27
大宋的星空是璀璨的,随随便便我们就能够说出几十个名人,他们都彰显着自己的历史地位。但其实在这些名人的背景下,还有着一大批可能声明不显,但同样极具人格魅力的个体,他们的故事也同样值得我们去挖掘、去梳理,让他们的人格魅力呈现在我们世人面前
.
田锡,就是这样群体中的一员,他声名不显,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没有听说过他。他就是在大宋当时,无论是官名是文声并没有那么突出。他最高官位只做到了从四品的右谏议大夫,也并没有流芳后世的诗文。但他却同样是一位拥有着无与伦比品格的人物,他被范仲淹颂为“天下正人”,被苏东坡赞为“古之遗直”。那么他具体有着哪些实际行为呢?为什么会值得这样的称赞呢?这就值得我们去深度挖掘了
.
张生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发表超300万字的作品。而现在他就对于这样一位独属于洪雅这样一座小城的历史文化名片进行了深度的挖掘,以一部半虚构半纪实的方式为我们打造了这样一本历史小说《大宋籍田歌》,把田锡波澜壮阔的一生详细呈现在我们眼前
.
这部小说为什么被叫作《大宋籍田歌》呢?其实这是田锡一生都在致力于要完成的使命,那就是他想通过推行籍田礼,想让刚刚成立的大宋安定下来,可以真正休养生息。但因为那还处于一个混乱的时代,还是一个官员都想建功立业的时代,当然也包括君主宋太宗自身有着统一和收复失地的诉求,让田锡的这一使命自始至终都没有完成
.
但这并不是说田锡的一生一无是处,其实即使他的这一使命被埋没,而且他还因言获罪,有着不断贬谪的经历,可就是这个过程中,他依然肩负着自己的责任,以自己的理念来经营着自己的官场生涯。所以在小说中,我们也就能够看到田锡在朝堂上坚持他儒家礼教的思想,在实际从政行动中践行着教化民众的行为
.
田锡作为一个四川人,对于当时的蜀地,他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他的一生也与这片土地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而这部小说也更多从这方面来梳理他的故事。我们先是读到了因为蜀地进贡茶叶引发的纷争,而田锡恰恰就是因为正义直言而遭到了第一次贬谪。而当蜀地爆发动乱之后,他又受命前往蜀地,并且以更多安抚的手段,以“约法三章”怀柔的技巧化解着蜀地人民的矛盾
.
田锡即使在不断贬谪过程中,也没有忘记朝政。在面对着宋太宗一次次想发动战争的欲望,他也一次次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进行劝谏,真正把他“谏”官职责进行到底,也让我们看到宋朝文人所拥有的骨气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