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我曾在南方某报社实习,当时有一篇报道,我写的不好,带我的老师觉得我写的东西太说教了,让我加一个市民采访,从市民体验的角度来切入。 我说活动都结束了,现在再去找当时参加活动的市民采访恐怕也来不及了。 那个老师笑了,说咱这是报纸,你就不会编一个市民吗? 我于是立马就编了一个市民赵先生和他的家人一起参加了这个活动,并且对这个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的鲜活案例。 等我把重新写完的稿子给这个老师看了之后,他说事例编的不错,合情合理,但还有个小问题,你得注意一下。 我说您说,哪里不合适我现在就改。 他说这个市民赵先生的姓不合适。 我问为啥姓赵不行啊? 他告诉我,虽然赵姓是百家姓之首,但在他们这个小城市,姓赵的其实很少,所以你虚构的这个赵先生很容易让人对号入座最后挑出毛病。 我这一听,确实有道理,这个小城市也许姓赵的就几百人,我这胡编的市民赵先生一家确实太显眼了。 我就问那咱们这儿什么姓是大姓啊。 他给我拿了份报纸,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我这一看,没想到,这里竟然姓韦的居然有这么多。 他对我一笑,知道该什么写了吧……
很多年以前,我曾在南方某报社实习,当时有一篇报道,我写的不好,带我的老师觉得我写
智远的趣事
2024-12-28 21:00: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