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仲开龙死期将近,但他仍在监狱里废寝忘食地翻查字典,似乎死刑对他毫无影响,其实不然,他正在琢磨减刑的办法。 1992年8月的南京监狱,24岁的仲开龙正在等待二审判决。他的案件堪称当时江苏省最大的职务侵占案之一,累计贪污、挪用国家财物113万元,非法获利超过100万元。 从江苏外贸学校毕业的高材生,到沦为阶下囚,仲开龙用了不到五年时间。在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江苏分公司担任开票员期间,他利用职务之便与同学夏某勾结,多次非法倒卖国家物资,最终因未婚妻举报而落网。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这个结果让整个仲家陷入绝望。母亲当场晕厥,父亲在短短几个月内白了头发,三个姐姐日夜奔波试图为弟弟求情。 在等待二审判决的日子里,仲开龙却显得异常平静。每天,他都抱着一本《青年博览》杂志,反复研读其中关于计算机汉字输入法的文章。 这期杂志介绍了杜冰蝉发明的四键汉字输入法,这让曾经学过BASIC编程语言的仲开龙眼前一亮。他开始思考:如果能把四键输入法改进为三键,效率岂不是会更高? 从这一刻起,仲开龙开始了一场与死神的赛跑。他要在二审判决下达前,完成一项足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发明。 狱警看到他如此用功,便主动为他提供了更多计算机相关的书籍。同时,一位懂计算机的狱友也给予了技术建议,指出他必须解决重码率过高的问题。 仲开龙的牢房成了临时的研究室,床板变成了书桌,废纸化作草稿纸。他一遍又一遍地推演计算,不断调整编码方案。 终于在1993年8月,他完成了《全息中文码》的全部内容。这份看似平常的发明,却成为了他生命的转折点。 当南京中级人民法院收到这份材料时,立即引起了重视。材料层层上报,最终递交到最高人民法院。由于涉及专业技术,最高法院特地委托中文信息学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进行鉴定。 专家们仔细研究后得出结论:这项发明具有重大使用价值,可以显著提高计算机汉字输入效率。对比当时流行的五笔字型,仲开龙的发明确实具有突破性意义。 中国的计算机发展史上,汉字输入一直是一个重要难题。1983年10月,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让中国计算机用户第一次体验到了快速输入汉字的便利。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在计算机上打出一个汉字需要敲击五次键盘。这种方式虽然已经是一项重大突破,但对于追求效率的人来说还是太慢了。 到了80年代后期,杜冰蝉的四键输入法问世,将打一个汉字的按键次数减少到四次。这个进步让很多人看到了汉字输入简化的希望。 正是这样的技术背景,让身陷囹圄的仲开龙看到了机会。他意识到如果能把按键次数降到三次,就能实现新的技术突破。 在监狱这个特殊的环境里,仲开龙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支持。狱警看到他专注研究的态度,主动帮他找来了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书籍和资料。 一些懂计算机的狱友也成了他的技术顾问。他们指出了最关键的问题:重码率,也就是一组编码对应多个汉字的比例必须降低,否则这个输入法就失去了实用价值。 仲开龙开始了艰苦的改进工作。他需要在保证三键输入的基础上,解决重码率过高的问题。 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反复的验证。仲开龙把每一个可能的编码组合都写在纸上,反复推敲每一个汉字的编码规则。 他的工作方法很朴实:一本字典,几支笔,几叠废纸,就是他全部的工具。每天,他都在牢房里计算、修改、验证,一遍又一遍。 这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一年。期间他多次推翻重来,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要从头开始。 终于,一个既能保证三键输入,又能将重码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方案诞生了。这就是后来被命名为《全息中文码》的发明。 1994年1月15日,就在腊八节前夕,南京监狱收到了一份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这份判决书改变了仲开龙的命运,将死刑改判为死缓。 判决书中明确指出,虽然仲开龙犯罪情节严重,证据确凿,但考虑到他在狱中的悔罪表现和发明《全息中文码》的贡献,给予其死缓的机会。这个结果让整个司法界都为之震动。 可惜这个好消息来得稍晚了一些。仲开龙的父亲已经在等待结果的煎熬中离世,没能等到儿子获得重生的机会。 但生命的希望重新点燃,让仲开龙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在随后的监狱生活中,他继续钻研技术,申请了多项专利。 这个案例之后,类似的情况也在其他地方出现。1993年,另一位死刑犯李红涛因为研制出"无刷电机"而获得改判,最终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凭借专业技术重获新生。 仲开龙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改变决心。他在狱中保持良好表现,不断学习和创新,最终因表现突出多次获得减刑机会。 2008年,刑满释放的仲开龙重获自由。从24岁入狱到40岁出狱,这16年的牢狱生活让他深刻认识到走正道的重要性。
1992年,仲开龙死期将近,但他仍在监狱里废寝忘食地翻查字典,似乎死刑对他毫无影
文山聊武器
2024-12-27 19:52:47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