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自闭症到社牛!我们玩过的8️⃣类游戏
小叶子妈家庭
2024-12-25 16:08:44
说到家庭干预,最最最受推崇的方式无疑是“玩游戏”。然而,尽管玩游戏原本应当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父母们却常常感到“压力山大”。绝大多数父母们可能不清楚应该玩什么样的游戏,缺乏游戏技巧,或者发现孩子们对游戏没有兴趣,甚至觉得游戏形式过于单一。实际上,在为孩子选择玩具和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是有进阶过程的,并非随意盲目的挑选。正确的做法是从理解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出发,从而有针对性地为他们选取适合的游戏,这就是我们真正玩好游戏的开始。
✅一般来说,两到三岁的孩子已经可以玩一些简单的假想游戏。但是如果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发现孩子还是只能进行一些模仿性的游戏,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判断出他们的认知理解能力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游戏来了解孩子们当前的能力水平,并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来选择适合的玩具和游戏。
⭕图中的游戏是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的,对孩子们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父母可以根据这个顺序来帮助孩子们选择合适的游戏。当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发展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孩子可能能够提前掌握某些技能,最关键的是,还是需要父母仔细观察和引导了。
‼️家长的疑问:
这里可能有家长会产生疑问了,我们干预孩子就只是学会玩游戏就可以了吗?那孩子的语言,认知,注意力,社交等等能力都不用教吗?我相信有很多家长会怀疑,叶子妈的家庭干预理念是以发展派为主,游戏只是一个载体和手段,是我们做核心构建的阶段,其背后的底层逻辑如果要讲清楚会比较复杂,家庭干预肯定不只是疯玩这么简单,疯玩游戏干预只适合于一阶段和二阶段初期的孩子!我们要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能力变化去调整我们干预的重心和方法!
✅游戏改变孩子问题的本质:那就是改变孩子的对人主动关注,把对物社交的习惯变成对人社交的习惯,把对物的互动意识改变为对人的互动意识,一个人的行为背后的支撑力量就是产生行为的动机。
因此我们最终需要解决孩子目前行为的源头其实是改变他的对人主动关注动机,在孩子不喜欢人,不关注人的时候就得去改变他的社交的动机让他喜欢人,在孩子喜欢人以后不爱学习就要改变他的学习动机,在孩子有对人社交但是社交欲望不强烈、不自信的时候就要改变他的社交成就动机,在孩子对一些技能有优越体现的时候我们需要去挖掘孩子自我实现的动机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游戏就是构建核心的重要手段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