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刘亨云带着部队在导管宿营。三百多日军悄悄来偷袭。一个叫做吴阿林的战士腿脚哆嗦,非常害怕,一直低着头,枪都拿不稳,刘亨云见状,走上前问道:“小伙子,你没见过日军?”这支部队有不少是刚刚入伍的新兵,第一次打仗,难免会有一些紧张。吴阿林正是其中之一。只听他嘴巴哆嗦地说着:“以前在家里见过,他们太野蛮了,坏得很。” 刘亨云点点头,指了指他手中的枪问道:“日军是不是人?他们是不是也是肉长的?子弹能打穿他们不?”吴阿林领会了意思,不好意思地笑了:“是肉长的,肯定也怕子弹打!”刘亨云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竟然是肉长的,只要我们沉着迎战,就可以将他们打跑,记住看见日军,要冷静,仔细瞄准,打的他们脑袋开花!”经过刘亨云的一番开到,吴阿林也不紧张了,其他有同样情绪的战士们,也稳定了下来。 当时刘亨云奉命带着一队人马到浙东活动,开辟根据地。刘亨云带着一批老干部和一大批新参军的战士,从鸣鹤场出发,冒着风雨,日夜不停的向慈北前进。一天里,他们连爬了几座大山,因为还没有开辟出根据地,所以所有的装备干粮全部要战士们自己背着。 到了晚上,刘亨云到来一座山的山脚下。隐隐约约的看见山顶上与灯光,看起来是大户人家。刘亨云让部队原地休息,派出几个精明强干的侦察员去侦察一下。很快,一个侦察员回来报告,山顶上是一个很大的道观。刘亨云正为今晚在哪里休息烦恼,现在这个道观正好,跑了一整天的战士,晚上得睡个好觉。于是刘亨云带着部队上了山。来到门口才发现,原来这是浙东有名的扬葛殿。 里面的道士看见晚上门口突然出现大队人马,吓得东躲西藏,还是刘亨云耐心解释:“我们是打日军的部队,借宿一晚,明天一早就走。”为首的道士似乎明白,打起灯一看,战士们都穿着灰布军装,军容整齐,每个人都立正站着。看到这里,道士相信了,连忙把大家请了进去。 很快,劳累的一天的战士们,一躺下就呼呼大睡。刘亨云的老搭档张季伦睡不着,坐在门口吸烟,想着明天的行动路线。正在这个时候,山下传来了枪声!是哨兵和敌人交上了火,敌人一定是摸上来了! 张季伦立即让司号员吹起床号,这个时候侦察员满头大汗的跑了回来。山下有三百多日军摸了上来,已经和山下的战士交上了火。后来才知道,日军得到了情报,知道刘亨云的部队今晚一定会露营。所以从慈城派出了三百名日军,准备打刘亨云一个出其不意。 话音刚落,有一个侦察员来报,日军已经打到半山腰了。张季伦看着已经集合好的部队,大手一挥:“迅速占据有利地形和制高点,打退日军!”这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日军上到山顶之后,天开始微微亮,阵地暴露在了日军的视野中,战士们的夜战优势无法发挥。日军也开始构建临时阵地,掷弹筒一发发炮弹的打在了道观附近,重机枪也运了上来,哒哒作响。 有的战士隐藏在毛竹林里面,看着日军端着刺刀,小心的往山上走,等到日军靠近的时候,一个老兵一挥手,竹林里的战士们齐开枪,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日军慌了手脚,当场倒了几个,一个矮个子的军官慌忙挥手,带着剩下的人撤退,龟缩在了山洼的一个角落里面,上面的人看不见,自然下面的人也看不见上面。 渐渐的枪声稀疏,日军又冲了上来。好几次冲锋都被刘亨云带着战士们给打退。这次出来,刘亨云其他的带的不多,唯独带了大量的弹药,所以阻击日军的时候,火力很足,一个上午就就打退了日军八次冲锋,消灭快两百个日军。刘亨云抓住时机,带着队伍溜下山,消失在了密林之中。 刘亨云和张季伦带着部队边打边撤。第二天就来到了姚北乡,部队刚刚坐下,侦察员急匆匆的跑来报告:联络员说,早上余姚一百多日军出城扫荡,扑了个空,估计下午要经过此地会余姚。 刘亨云一听,拍手叫好:“来的好,多多益善,我们打的仗越多,队伍才能不断的扩大。”说完,刘亨云立即着手布置伏击阵地。下午三时,日军果然出现。战士们越战越勇,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消灭了这股敌人。 刘亨云和张季伦在浙东一带活动。部队在短时间内,发展到了六千余人。
抗战中,刘亨云带着部队在导管宿营。三百多日军悄悄来偷袭。一个叫做吴阿林的战士腿脚
报君知史
2024-12-23 23:58:17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