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误的。” 这段话,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都应该好好琢磨。 中国传统的学习观强调苦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别看人前显亮台下尽是沧桑,还有更血腥的“头悬梁锥刺股”现在很少用了。但是如果孩子学习不好,父母第一反应就是没有苦学,人家为什么学得好那是因为你没有人家用的工夫多。 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特点,有的接受程度快,有的学得慢,但是保持的时间也各有不同。有的这种方式学得好,有的用另一种方式才行。甚至有的学生对于某一方面就是学不好,再怎么刻苦也难以有较大的提高,这也是事实。 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内就对于学生的学习做出判断,甚至分出等级,自然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 如果学习的结果,最后是苦的,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趋利避害,学习就难以持续下去。 学习的过程中要克服一定困难,会产生辛苦的体验,这很正常。但是学习某项学习活动结束,学生没有成就感,无法产生解决问题的快感,那么这种学习活动就是失败的。一定是教师或父母的引导出了问题。 学习的结果一定是有利于学生形成快乐的体验,这一观点应该深入人心,这是人们追求幸福的必然。不能以未来的甜,让今天的孩子整天泡在“苦”里,相信一个人在痛苦的学习和生活中,仅为了未来所谓的可能会“甜”奠基,这样的教育是反人性的。
“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误的。” 这段话,
孙仕满
2024-12-20 08:07:52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