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已经70高龄的沈醉回到故乡湖南湘潭县,家乡人得知他回来依然热情地招待

另子维好故事 2024-12-18 17:51:36

1984年,已经70高龄的沈醉回到故乡湖南湘潭县,家乡人得知他回来依然热情地招待,面对乡亲们,他泣不成声,当即作一首诗表达自己一生的罪过: 半生作恶为封侯,今日归来愧更羞。 堪慰家乡诸父老,当年逆子已回头。 沈醉在国民党虽然不算什么高官,但名气绝对不小,在军统的地位仅次于戴笠和毛人凤。 在军统期间,他曾担任特别行动组组长,稽查处处长等职位,年仅28岁就曾官职少将处长,和徐远举,周养浩三人,并称为“三剑客”。 沈醉出生于湖南湘潭,不错,和毛主席是老乡,早年间曾去法国留学,后来回国后一直在黄埔军校工作,而之所以进入军统,完全是靠着戴笠的器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戴笠身边工作,沈醉慢慢也成为了心狠手辣的“特务”,多年来,在戴笠手下,抓捕了很多共产党员,可以说手上也沾满了共产党人的鲜血。 鲁迅先生有一首著名的《悼杨铨》,其实就是纪念被军统暗杀的上海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杨杏佛,宋庆龄先生对此大为震怒。据沈醉后来回忆说,他还曾接到过暗杀鲁迅的任务,后来见到鲁迅的后人周海婴时,沈醉就说曾经去执行过这个任务,当时看到鲁迅正在奋笔疾书,他只是监视了很久,并没有动手,可能是戴笠考虑到鲁迅的影响力吧。 1946年戴笠的飞机突然发生爆炸,戴笠当场身亡,至此,毛人凤上位。按理说,毛人凤和沈醉是平起平坐,但沈醉知道,毛人凤一旦上位,他就有杀身之祸,便主动调去云南担任军统战长,不料正好云南的卢汉发动起义,沈醉等人被当场抓获,成为了俘虏。 就这样,沈醉和杜聿明,宋希濂等高级将领一样,被关押在了北京战犯管理所,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改造生涯。 其实和杜聿明他们一样,沈醉刚到监狱,也是抱着必死的心态,他认为,战败了就要接受审判,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在关押好几年内,他们从来没有接收到过什么要审判的消息,反而是监狱管理人员对他们照顾有加,这让沈醉感到十分意外。 比如杜聿明常年有病,每次胃溃疡发作,还有医生专门照看他,但是战犯们的态度就已经慢慢转变,至少他们认为,新中国不会审判他们,或许也只可能是关押到老吧。 不曾想,1959年秋天,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功德林,说毛主席在国庆十周年之际,打算特赦一批战犯,当然,特赦是有要求的。 第一,确实改恶从善,意味着他们需要从内心深处对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进行深刻反思与忏悔,彻底摒弃过去的罪恶思想与行径,在思想层面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与升华,以全新的、积极向善的态度去面对自己以及未来的人生。只有当这种思想上的蜕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被视为符合特赦的初步条件。 第二,关押满十年。这十年的牢狱时光,既是对他们过往罪行的一种惩处与惩戒,也是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反省、去改造的过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们有机会在封闭的环境中静下心来,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从而有可能在灵魂深处产生触动,进而走向自我救赎之路。 第三,改正思想非常良好。要求战犯们不仅要有改过的决心与行动,更要在思想境界上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能够真正理解并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以确保特赦后不会再次危害社会,而是能够以积极的姿态融入新社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有益的贡献。 沈醉在监狱这些年,虽然刚开始顽固不灵,但是他自认为比周养浩,黄维等人思想端正,所以在1959年第一次特赦大会上抱有希望,但遗憾的是,特赦名单仅仅十位,他榜上无名。 但是管理人员告诉他们不要气馁,毛主席的指示是所有思想端正的战犯都会特赦,分别特赦的原则。就这样,沈醉在1960年11月,作为第二批战犯被特赦,他感动不已,泪流满面。 他没有想到,他这样一个罪恶深重的人会得到特赦,此后他积极参与各种劳动,还在周总理的嘱咐下,去了井冈山,延安等地参与学习,后来跟着杜聿明等人,在文史馆担任文史馆员,为历史资料做补充。 周总理问过他,有什么愿望可以尽管提,当时所有的战犯的愿望大同小异,就是希望和家人团聚,沈醉也同样。他有一个妻子叫粟燕萍,还有五个孩子,最后经过打听,发现他的妻子早已去世,唯有联系上一个小女儿沈美娟,沈醉得知后,流泪不止,他没想到还有亲人。 1965年,在上级关照下,沈醉再婚,和一个小护士结婚,幸福美满。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到80年代,沈醉的档案被整理出来,证明了当年卢汉起义时,沈醉也是签过字的,所以认定沈醉是起义将领,沈醉得知后老泪纵横,尽管他已经头发花白。 1996年3月18日,沈醉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

0 阅读:136
另子维好故事

另子维好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