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白与唐肃宗,郭子仪的对比,看人世的艰难,人性与成功。 李白,号称诗仙,诗名冠

默玄吟雷爱文学 2024-12-18 08:44:20

由李白与唐肃宗,郭子仪的对比,看人世的艰难,人性与成功。 李白,号称诗仙,诗名冠天下,而且家中豪富,走到哪里都有人请。人天真烂漫。其实最初的人生是最幸福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李白年轻时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有钱财,有名气,朋友遍天下。虽然没完成理想,但是看了一路光景,挥霍了一路钱财与才华,大胸怀大心脏什么都不在乎,李白虽然最后站错了队,被捕入狱,差点流放夜郎,但相对于唐肃宗的艰难,简直就不值一提了。 很多人以为唐肃宗能自立为帝,为人很是厉害。岂不知唐肃宗几乎一天好日子没过。 李亨早年并不是太子,是唐玄宗废了前太子另立的太子,在立李亨为太子时,宰相李林甫就想立武惠妃之子寿王李瑁,所以百般抵制,导致一年多李隆基才正式立李亨为太子。而立太子后李林甫又想扳倒他,制造了两起冤案,牵涉到了李亨妻族,又导致了李亨不得不与妻子切割,离了两次婚。后来李林甫武惠妃死后,杨国忠又想扳倒李亨,仗着杨贵妃的宠幸处处打压李亨,所以一些史学家认为马嵬坡事变是李亨暗中发动,不是没道理,但是,可以看到李亨在当太子岁月里,一天好日子没过,始终提心吊胆。 后来马嵬坡事变发生,李亨与李隆基分道扬镳,李亨去了灵武,被朔方军拥立称帝,其实当时李隆基并不知情,虽然后来承认了李亨帝位,内心其实很不满,处处想牵制李亨,这就导致了李亨前方平叛,要面对安史叛军,背后还要面对李隆基的捣鬼。这其中两件事,就可看出李亨的险境,情况多恶劣,一是永王作乱,其实永王也算不上作乱,因为永王李璘手里有太上皇李隆基诰命,但已经当了皇帝的唐肃宗下令让李璘回蜀中,李璘不听,李隆基又不制止,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当时唐肃宗前线作战正吃紧,所以让高适去江陵征讨永王只给了高适三千兵马。而永王李璘已经招募了五万多兵马。但幸亏皇帝的名义很管用,永王李璘部下听说皇帝派人征讨,纷纷叛变李璘,导致了李璘兵败被俘杀,叛乱很快结束。但是如果高适一旦平叛失败,唐肃宗就是腹背受敌,后果可想而知。 另一件事就是睢阳之战,睢阳背后就是江淮粮道,朔方军的粮饷补给线,叛军尹子奇进攻睢阳,唐肃宗掌控的军队前方腾不出手救援,但后方的一些地方官愣是不救睢阳。其实除了一些私人原因,大局上看,更是观望李隆基李亨父子态势。李亨所处的险境可想而知。前线作战还要防范老爹背后捅刀子。 其实按照原来李泌等人给唐肃宗制定的平叛计划,并不急于收复两京,平叛也不是很难。但李泌并没算计到战场天下大略背后的人情世故,而唐肃宗李亨这些事不但不能张扬,还要受了委屈向好处替老爹圆说,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所以改变战略计划提前收复两京时,李泌都惊呆了,不知道李亨这是为什么! 而且当时唐军并不具备收复长安洛阳的势力。但历史上最精通人情世故的一个人郭子仪出场了,郭子仪一眼看出来了唐肃宗的窘境,所以亲自出面作保,向回纥借兵,甚至答应回纥劫掠两京三日,这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香积寺大战,郭子仪也号称手提两京还至尊,这郭子仪不论正史民间,都对他评价很高,但其实郭子仪打仗并不如李光弼,但人情世故可真是天下第一。还替李白求情,救了李白一命。 李白与李亨一比,那些艰难委屈就不叫艰难委屈。甚至可以说叫幸福了。身为太子的李亨妻舅被诬陷,还要跟父亲说,不愿亲情妨碍国法,要离婚,被杨贵妃家奴打了马僮还要忍气吞声。哪怕当了皇帝前方平叛,背后被老爹捅刀,几次面临绝境,还要对世人显示父慈子孝,不到精神崩溃的边缘,怎会随便改变战略计划,宁让回纥劫掠三日,也要提前收复两京。 李白子郭子仪一对比,就发现,李白的性情太放纵了,人情世故与郭子仪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李白让高力士脱靴,问题是高力士几曾得罪过李白!但郭子仪被鱼朝恩挖了祖坟,竟然跟皇帝说我先前带兵时,军校也常有盗坟掘墓的我不曾制止,这也是老天对我的惩罚。并不追究任何人! 做为一个普通人,我其实很喜欢李白的天真,不喜欢郭子仪的世故。尽管人们都说郭子仪忠厚, 我却很讨厌答应回纥劫掠两京三日。尽管历史对唐肃宗评价并不高,但我却很能体会他的苦楚。 问题是老天不会只长良心不长黑心,所以在做人方面,正义的人情世故,不得不妥协的形势,有时也得体谅一下。 在求学方面,就不能一味飞扬跋扈为谁雄了,有时也得学一下培养深沉。

0 阅读:0
默玄吟雷爱文学

默玄吟雷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