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两个方向。 中国文学家们两个努力方向,一则是思想唤醒民众方向,一则是制度改善民主方向。 至于娱乐无思想文学,则另当别论了。 中国自白话文运动以来,求思想唤醒人民的文学家,鲁迅是第一人。阿Q精神,指出了世人弱者不知反抗,自我胜利的通病。 《坟》,指出世人的愚昧,而革命者的呐喊。 《纪念刘和珍君》直接指出,真正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 另外,我读了几十年书,四十几岁才突然明白“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句话。 许许多多,鲁迅先生自许寿裳劝谏始,一生都致力于文学作品唤民众觉醒。 正如他那首诗所写,“寄意寒星筌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而作品抨击封建专制,宣扬民主的多为西方留学人士,传说胡适是其中之一,但胡适这人人品我不喜欢,倒是更喜欢梁启超,喜欢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梁启超显然有借调侃老大帝国抨击旧制,借少年中国,激励改革的意思。中国清末民初时代,尤其许多革命家,都有此类作品,如李大钊,陈独秀,如陈天华,皱容,等。但一些作品并不是纯文学,涉及政治较多,所以不作引评。 但大陆解放后的文人,有水平的人太多了,因为文化教育渐渐普及么。 演化到今天,文学却娱乐化中渐迷失了。 我个人理解的文学作用,除了传播思想,移风易俗,促进革新等作用。 从内养上讲,还有洗心涤虑,矫正情绪,匡扶正气,内养性命的作用。 这种文学其实辨别方法极简单,读来让人心气内敛,自我省察勉力,就是好作品。 如果读来心向往之而迷离不自省,特别是一些淫艳,负戾之气的作品,就不但无法矫正人情思,还容易带歪人向偏执邪思。这样作品就不是好作品。 当然,这只是传统文学检查德蕴一个方面。 现代人己不大讲究这些,但在人性自由,民主开放宣传上,中国文学家们是很成功的。这个不用看作品,看看社会民众生活状态就知道了。 譬如现在的年轻人,想不结婚就不结婚,想不生孩子,就不生孩子,想跟谁恋爱,就跟谁恋爱,十八少女追八十,也很正常,人权的确是自由了,所有人流泪时,别说允许有人不流泪了,日本鬼子军服妆都经常招摇过市逛大街了。济南解放阁附近鬼火少年都炸大街了,个人自由之宣传,又岂止允许有人不哭。 中国文学家们的改革宣传也是很成功的,不但没人十五岁光屁股,吃煤块了,玉米不到一元一斤,房贷近百万,想吃什么吃什么,别说顿顿吃饺子了,顿顿吃海参也吃得起。 中国文学家们多清高,专揭当局黑暗,不怕大学不聘用,揭得黄金都成吨成吨就从贪官家搜出来了,专揭人性阴暗面,揭得贪官都很有良心很爱国。 中国文学家们文学多有名气,一听说有钱能捐款,马上去领奖捐款。 中国自白话文运动以来,我最佩服两个作家,一个是鲁迅先生,一个是衡山派掌门,莫大先生后人,一曲潇湘夜雨,能弹得丰乳肥臀的。 当然,也有最不佩服的,那个最不佩服的叫黑犬六头幺,口今雨落田。不过这是个纯纯粹粹的中国人,就是有点傻了巴唧的,为了中国文学,奋不顾身。 鲁迅先生已远去,莫先生犹在为国为民努力着, 子曰:“楼犹如此,人何以堪!” 如果我母亲的心脏能享受到莫先生的心脏病基金,我会从此敬他,不再疯言疯语彻责调讽。 但即便享受不到,对真正慈悲人我也是感激。
文学作品的两个方向。 中国文学家们两个努力方向,一则是思想唤醒民众方向,一则是
默玄吟雷爱文学
2024-12-26 19:04: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