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知醒觉》
每个人一生下来,先有觉,再因“觉”的驱动,有了动的能力;再因身体的行动,产生出了各种感觉;再因需要辩识出自己获得的各种感觉,这才有了“知”;再因为需要传承和交流各种“知”,这才有了语言和文字,才有了各种文化和思想。
在人的生命中,“觉”是生命的起点,不再有“觉”生命就到了终点。
觉、行、感、知这四个部分,觉与行在前,感与知在后,这是任何一个人类幼仔的内在能力得以飞速成长的基本逻辑。
毫无疑问,“觉”与“行”是人成长的起点,是人类获得成长的发动机。
在孩提时代,每一个孩子的觉、行、感、知都是极其丰富的。
“觉”带给身体各种各样丰富的刺激,让孩子的身心不断地新陈代谢,觉、行、感、知循环升级,不断地被颠覆,不停地蜕变,带给每个孩子极其绚烂多彩的童年。
人一旦步入成年,不仅身体的成长和变化慢了下来,内在心智的成长似乎也慢了下来,有些人甚至会完全停滞。
人成年之后,成长就必然会放慢吗?大脑的神经回路就固化了吗?人的身体长成形之后,生理上就无法再支持人内在能力的飞速成长了吗?就不能像孩子那样不停地升级换代了吗?人形成了习惯和习性之后,就不能被改变了吗?一个人的命运就被注定了吗?
以上,是一些相当有趣同时又非常致命的人生问题。
直到自己又找回了童年的那种生命状态,能够不断地蜕变,不停地获得颠覆性的内在成长,再一次体会到了我常说的“要等到自己做到之后,才知道自己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做到之后才发现,背后的原理特别简单,就是:去知醒觉,我称之为“用知无知,唤醒觉知”,让自己回归到生命的起点“觉”之上,回归到像孩子一样的“觉行”之上。
成年人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本末倒置。
觉、行、感、知,“觉”在前,“知”仅仅只是觉、行、感的果实。
成年人的本末倒置,就用“知”取代了“觉”,把“知”放在了“行”与“感”的前面。
不再把“觉”当轮回升化的起始点,不再由“觉”来统领自己的“行”、“感”、“知”,而是由“知”来统领自己的生命。
然而,“知”是无法统领人的“行”与“感”的。
“觉”作为起点,新觉,必产生新行;新行,必产生新感;新感,必产生新知。“知”是“觉”、“行”、“感”的果,当“新知”发生的时候,“觉”、“行”、“感”已经是一期一会的过去式了,“知”所统领的,其实只有过去的自己。
失去了“觉”,人的“知”是一套东西,人的“行”与“知”根本就无法统一,人获得的“感觉”和“感受”又是另一套东西,彼此分裂,甚至互相冲突,人生便失去了一以贯之的内核。
人的内核是“觉”,而不是“知”,并不是人们以为的某种思想、某种信念、某种信仰。
思想、信念、信仰,这些东西都是“知”,都只是人类认知范畴内的东西。
一个成年人自以为的“知”累积到了一定程度,有文化、有知识、有信念、有信仰,便用这些“知”替代了“觉”,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也就不再去打开觉了,“觉”就自然而然地关闭了。
觉,作为人的生命与万物之间的连接,作为人与天道之间的连接,这样的连接断开了,人内在成长的发动机,推动成长的最强大推动力,就消失了。
觉,作为人类灵性的表达,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充满了这样的灵气,也正是因为孩子们在觉、行、感、知上是合一的。
成年人的觉消失了,灵性就消失了,觉没有了,知、行、感就分裂了,毫无疑问,什么都不灵了,什么都无法如意。
一个成年人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了,凡事皆先做判断和评判,好奇心,创造性,成长性就一并失去了,行动力也就失去了,除了延用自身习惯、习性之外,想要采取新的行动比登天还难。
“这件事太小了”、“这件事太没有意思了”、“这件事不重要”、“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这种事不过如此”……在以上这些“知”的判断之下,成长,就变成了特别困难的事,不可能发生的事。
“知”最初是来帮助人的,帮助人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帮助人用来跟这个世界打交道,帮助人来做事情,一旦一个人认为自己的“知”已经够了,已经无所不知了,“知”就变成了成长的束缚,变成了一个牢笼。
再把“知”变成了各种习惯、习性和固化的认知,这些看不见的牢笼,人怎么能打开“自己看不见的牢笼”呢?
“觉”在生命中的作用力,就是“道”的作用力,失觉,即失道。
道与人类的知,根本就是不同维度的东西,“知”不过只是道之沧海之一粟,人类对于这个世界整体存在的知识,本质上还微不足道,一百年之后的人们来看当今的“知”,很多“知识”都会成为后人的笑谈,一千年以后再来看今天的“知”,或许会被后人称其为“原始社会”。
然而,观世人,绝大多数人都活在一种无所不知的状态里,以为人生不过如此,世界不过如此,生命不过如此。
想要突破自己心智的牢笼,重新唤醒生命的成长机制,“知”就是最大的障碍。
主动舍“知”醒“觉”,让“觉”来统领自己的人生,让“觉”与“行”合一,生命自然就从“知”的牢笼里解放出来了。
觉,其实什么都知道,但并不给人提供答案。“觉”引发的行动就是答案。
觉,未必要转化为知,觉转化为丰富的行动,行动转化为丰富的感觉,已经是生命的上上觉。
况且,人类的“知”对“觉”的解读,偏见和谬误远远大于真相。
对待“知”的态度,最好是像阅后即焚那样,用后即焚。遇事需要“知”的时候,拿出来做运用,用完了就让它滚一边去歇着,不执不持。
其实,对于“小我”来说才需要“知”,“知”就是有为法;对于生命来说,“觉”才是最好的滋养。觉,才是生命最大的维度。
觉,是无为法,去行动就行了,提供给人的终极答案是平衡,是生生不息。
平衡点,往往才是存在的丰盛点,万事万物皆因平衡点而丰盛。
黑白两色的中间色调,就是缤纷,就是绚烂。
宇宙只有唯一的答案,就是平衡。失去平衡的时候,就是毁灭;平衡复来的时候,就生生不息。
道,也许就是平衡。平衡,是一切都刚刚好。对于人生来说,既不缺,也不过,不偏不倚,没有比“一切都刚刚好”更大的道了。
其实,如果没有“知”的干预,在觉的引领下,人的身心自然而然就平衡了。
天地间的“觉”就是宇宙意识,宇宙意识能创造出人体这种如此精妙绝伦的东西,用行动来回应“觉”的召唤,人生就步入正道之上了。
———《半山文集》
(点击下方链接可购买《半山文集》正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