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日本朝贡,日本就朝贡,怎么大清康熙反而给日本“朝贡”?而且日本谈及这段历史

住顶楼小邹 2024-12-13 16:47:28

大明让日本朝贡,日本就朝贡,怎么大清康熙反而给日本“朝贡”?而且日本谈及这段历史还很高兴,甚至认为是他们的外交胜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谁才是真正的“韭菜”?   信源:缺铜国的突围:铁腕君主康熙为铜料迁就日本?——2023-11-23·阅读时代杂志   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和课堂上,关于明朝时期中日交往的描述,往往充满自豪。   他们大谈特谈“勘合贸易”带来的好处,却对“称臣纳贡”避而不谈,甚至将明朝皇帝的诏书解读为平等的“贸易条约”。   这番操作真是“迷惑行为大赏”。明朝可是天朝上国,万国来朝,风光无限,怎么会被“小小日本”“拿捏”?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明太祖朱元璋草根出身,深谙江湖规矩,制定了“勘合”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给来朝贡的国家发“通行证”——勘合符。只有持有它才能被认定是正经使者,否则一律按海盗处理,杀无赦。   这制度一开始只针对中南半岛几个小国,后来海上倭寇横行,为了区分真假使臣,就普及到所有朝贡国了。   说白了,拿了勘合,就得承认明朝老大地位,乖乖当小弟。   日本在永乐年间正式接受了勘合。当时的掌权者足利义满为了获得明朝的赏赐和贸易机会,乖乖地称臣纳贡。   明成祖朱棣也给足了面子,赐予日本勘合,并规定十年一贡,每次船只两艘,人数不超过二百,否则按海盗论处。   这规矩被日本人称为“永乐勘合贸易条约”,其实“贸易条约”用得不太准确,本质上还是朝贡体系下老大对小弟的规定。   到了明宣宗时期,又有了所谓的“宣德勘合贸易条约”,但日本人根本没把这规矩当回事儿,三天两头就跑来朝贡。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来一趟赚得盆满钵满。   明朝这边虽然心里不爽,但也没把这些“畏威而不怀德”的倭人赶走,毕竟面子还是要的。   可如今一些日本学者和“精日”公知为了抬高日本的地位,故意把“朝贡”偷换成“贸易”,发明了一堆“贸易条约”之类的说法,企图混淆视听。   然而在古代东亚的宗藩体系下,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藩属国对宗主国只有朝贡,哪来的平等贸易?   后来明朝亡了,清朝来了。康熙年间,大清缺铜缺银,恰好日本盛产,于是浙江商人开始组团去日本做生意,低买高卖,赚得盆满钵满。   1715年,日本德川幕府颁布了《海舶互市新例》,也就是后来的“正德新例”。规定来日本贸易必须持有日本颁发的信牌才能交易。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照抄明朝的勘合制度,日本人这是想趁着明清鼎革,翻身当主人,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新秩序”啊。   信牌一出,浙江官场起了异议。海关总管宝载为了收税,主张接受;布政使段志熙、按察使杨宗仁觉得日本太嚣张,坚决反对。最后浙江巡抚满保把皮球踢给了康熙。 但康熙却力排众议,认为信牌只是商业凭证,没什么政治意义,不必小题大做。 就这样,康熙为了从日本获取银铜,默认了信牌制度,中国商人从此不得不拿着日本发的“通行证”去日本做生意,还得看日本人的脸色。 日本人拿到信牌,做起了春秋大梦,觉得中国人是来朝贡的。 中国商人按照惯例给长崎官员送点土特产,日本人更来劲了,觉得这是“贡品”。他们还鼓吹什么“华夷变态”,说中华正统转移到了日本,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从明到清,中日贸易关系的转变,反映了国家实力的消长。   明朝要面子,维护宗藩体系,却付出了经济代价;清朝要里子,为了经济利益默认信牌,却挑战了传统的华夷秩序。 康熙的务实和妥协虽然解决了眼前的经济问题,却助长了日本的野心,为近代日本侵华埋下了祸根。 这段历史也告诉我们,在国家利益面前,既要维护自身的尊严,也要灵活变通。一味死守规矩,可能会错失良机;而一味追求利益,则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 如何平衡名与利,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难题。 这也警戒了后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永恒的真理。

0 阅读:36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94

用户18xxx94

3
2024-12-14 03:43

作者是日本人

住顶楼小邹

住顶楼小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