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战胜国抹黑战败国,几乎是常规操作。可晋朝却反其道而行之,对诸葛亮这个曾经的劲敌,不仅没有踩上一脚,反而大加赞扬。要知道,诸葛亮在北伐时期,可是把司马懿按在地上摩擦的人,这梁子结得可不小。晋朝建立后,完全可以把诸葛亮塑造成一个穷兵黩武、不自量力的形象,以此来衬托司马家的英明神武。但他们偏偏没有这么做,反而对诸葛亮的才能大加赞赏,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猫腻? 实际上,司马家的夺权,伴随着权谋和血腥。高平陵之变后,他们极力为自己粉饰,从司马懿到司马昭,司马家不断强化自身形象,塑造有利于自身的舆论环境。 信息来源:《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为何一定要将曹爽诛灭三族?》,环球网。 而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曹髦之死。成济弑君本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但在当时的官方史书《三国志》中,却只有轻描淡写的一句“高贵乡公卒,年二十”,对死因和凶手只字未提。 既然连弑君这样的惊天大案都能遮掩,抹黑一个敌国大臣,按理说更不在话下。那么,为什么司马家没能成功抹黑诸葛亮呢? 实际上,司马家对舆论的掌控并非滴水不漏。在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司马家鞭长莫及,只能控制魏国境内的舆论,而吴蜀两国的文人墨客,可不会给司马家面子,该怎么写就怎么写。 到了东晋时期,世家大族与司马家共治天下,为了争夺权力,他们需要一个共同的“敌人”。诸葛亮,就成了他们用来攻击司马家的最佳武器。 诸葛亮形象越正面,越能衬托出司马家得国不正,这对于世家大族来说更能限制皇权。因此,他们乐于维护诸葛亮的正面形象,把诸葛亮塑造成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从蜀汉灭亡到西晋灭亡,仅仅过去了五十三年。许多人亲身经历了两个朝代的更迭,他们对诸葛亮的记忆依然鲜活。 这些记忆,通过口口相传,一代代流传下来,很难被彻底抹除。即使司马家想篡改历史,也无法改变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而且,诸葛亮在治国理政方面他推行的屯田政策、盐铁专卖等措施,为蜀汉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然,诸葛亮自身的品质也是他受后世推崇的重要原因。他淡泊名利、心系天下的情怀,与魏晋时期盛行的清谈之风相契合。这使得诸葛亮的形象在士大夫阶层中广为流传,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推崇。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懿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曹魏雄厚的国力。而诸葛亮,则需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苦苦支撑蜀汉的北伐大业。 很显然,世家大族的推崇,民间传说的流传,都使得诸葛亮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深入人心。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需要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历史,避免被断章取义的信息误导。 而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虽然未能实现光复汉室的夙愿,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
历史上战胜国抹黑战败国,几乎是常规操作。可晋朝却反其道而行之,对诸葛亮这个曾经的
住顶楼小邹
2024-12-11 18:26: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