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百年诞辰之际,儿子邓志平感慨地表示:“我老爹都100岁了大家还记得他……” 邓稼先出生在安徽怀宁,还没过周岁就跟着母亲去了北平,他辗转求学,不断适应新环境的开始,北京的学校换了一个又一个,但这并没有影响邓稼先对知识的渴求。 高一那年,他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人——杨振宁,虽然两人不同班,杨振宁还高他两个年级,但这并不妨碍两个学霸惺惺相惜,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日寇的铁蹄踏碎了多少人的梦想,也点燃了多少年轻人的怒火,北京沦陷,北大、清华迁往云南,邓稼先因为父亲病重未能同行。 邓稼先用一种更激烈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抗日决心:当街撕毁日旗!为了保护他,家人和学校安排他辗转上海、香港、越南、老挝,最终抵达云南,即使路途艰辛,但邓稼先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并立志考入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毕业后,邓稼先选择留校任教,但很快他意识到要提升国防实力,必须学习更先进的知识,于是,他考取了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生,开启了留学生涯。 1950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邓稼先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毅然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回国后,邓稼先立即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当国家需要研制核武器的消息传来,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从此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开始了长达28年的隐姓埋名生活。 戈壁滩的艰苦条件,常人难以想象,没有先进的计算机,他们就用算盘和笔,一行行公式,一串串数据,凝聚着他们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在邓稼先的带领下,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相继爆炸成功,这不仅是科技的突破,更是民族的骄傲,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原子弹、氢弹研发成功后,他分别只获得了10块钱的奖励,加起来才20块!这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这正是那个时代科学家们崇高品格的体现,他们不求名利,只为国家强大,即使在癌症晚期,邓稼先依然心系国家的核武器事业,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4年6月25日,是邓稼先诞辰100周年,一场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虽然规模不大,却意义非凡。 邓稼先的儿子也出席了活动,他感慨地说,没想到父亲100岁了,还有人记得他,这不仅仅是对邓稼先个人的纪念,更是对所有默默奉献的科学家的致敬。 从怒撕日旗到毅然回国,从隐姓埋名到鞠躬尽瘁,邓稼先的一生,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崇高的奉献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格,在艰苦的条件下,他带领团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这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求实创新的精神。 邓稼先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更在于打破了核垄断,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 他的奉献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国家的脊梁,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上。 参考资料:同心四川——「绵阳」缅怀致敬 “两弹元勋”邓稼先 诞辰100周年
在“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百年诞辰之际,儿子邓志平感慨地表示:“我老爹都100岁了
报君知史
2024-12-11 15:03:11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