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他3岁被通缉,10岁之前两次被捕入狱,为了活下去只能乞讨为生,然而后来他

柳淮蕊 2024-12-10 19:40:44

[兔子]他3岁被通缉,10岁之前两次被捕入狱,为了活下去只能乞讨为生,然而后来他却为中国设计了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  在无数技术难关面前,他身先士卒,凭借坚韧的毅力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推动了中国核潜艇的发展,为我国核电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谈到个人成就,他总是谦虚低调,在他看来这都是他该做的,他就像是一头牛一样愿意为中国的核能事业不断耕耘,他就是彭士禄,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动力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彭士禄之所以如此低调,和他的父母离不开关系,他的父亲是彭湃烈士。彭湃烈士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彭士禄从小便受到父亲英勇事迹的影响,树立了坚定的革命理想。   然而仅三岁的时候,彭士禄就先后失去了深爱的父母,还成为了被通缉的对象。因此他不得不从小就开始学会坚韧与生存,尽管年纪尚小,但在那个动荡的环境中,他显然比同龄人要成熟得多。   为了逃避追捕,他四处漂泊,躲藏在各个地方,过着到处逃避追捕的生活。   然而不幸的是彭士禄在10岁之前曾两次被抓进了监狱,敌人没有因为他是小孩子就软下心,照样拿着棍子往彭士禄身上抽,抽出血才作罢,这种难熬的日子直到彭士禄一路跑到了延安才结束。     尽管生活困苦,但彭士禄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在当时的条件下,他没有条件上学堂,就把一切精力投入到自学上,因为在他的心里只有好好学习才对得起牺牲的父母和国家。   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彭士禄终于进入了高等学府,成为一名工程师。对于他来说,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钥匙,也是他改变命运、报效国家的武器。 当时中国的核潜艇事业起步较晚,要从零开始摸索技术,还要独立攻克重重难关,因为西方国家对相关技术实施了严格封锁。   1970年代初,彭士禄首次接触到核潜艇的设计任务,许多技术难题看似无解。为了突破这些瓶颈,彭士禄和大家一起依靠有限的资源和设备,昼夜奋战在实验室与海洋中。   每一次技术攻关的成功,都离不开彭士禄的坚持与付出。尤其是当团队遇到技术瓶颈时,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亲自带领团队寻找解决方案。   在核潜艇的设计中,彭士禄不仅要解决动力系统的问题,还要应对复杂的潜水和安全保障问题。   最终这支由彭士禄领衔的队伍终于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一艘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制的核动力潜艇在1974年破浪起航,标志着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这项尖端技术的国家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重要的核能项目在粤东拉开序幕 ,正是年届花甲的彭士禄挑起了大亚湾发电工程开创阶段的重担。   这座建在广东的发电工程如果成功将会具有双重意义,它不仅开创了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建设核能电站的先河,更为中国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更重要的是,这座核电站的建设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突破,更需要在资金和资源上做出精准的调配。   当时国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核电技术更是高成本、高风险的项目。彭士禄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在担任总指挥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必须精打细算。 就是在他的“算计”下核电站成功建立,如今能建造出世界一流的大型发电站,中国的核电技术走出了关键一步。不仅成本控制得好,还在安全性和技术水平上都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  与他的技术成就相比,彭士禄更加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 在他的人生字典里,"祖国"永远是最重要的词汇,个人利益从来都不是他考虑的重点 , 这就是彭士禄一生奉行的准则。 彭士禄始终坚持科技发展必须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需求,科技人员的责任不仅仅是做出突破性的技术成果,更是要确保技术能够切实保障国家安全,推动国家强大。这个理念,贯穿了彭士禄的一生。 信息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1-05-27,《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

0 阅读:25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