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中国夫妇收养了一名4岁的日本弃婴,顶着辱骂,将其抚养长大。40年后弃婴回到日本,没想到他从此杳无音讯,当中国养母脑出血瘫痪时,不停的惦念日本儿子,可日本儿子却依旧拒绝探望。 2001年,一位面容枯槁的老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用尽最后的一丝力气吐出两个字:“连...连.栋..”随后便咽了气。 在老人最后弥留之际,也没能见到儿子一面。 但谁知在异国的那一头,这个老人口中唤着的连栋,却在日本正和一家人享受着美餐。 他是当年日本投降离开中国之际,日本人所留下来的孤儿,如果不是家住哈尔滨的赵凤祥与妻子李秀荣夫妇不忍心看他遭受天寒地冻之苦将他拾回家,抚养长大,在他小的时候恐怕就冻死街头了。 没想到,将他养大成人后,却又再次回到了日本,找到了他的亲人,而对远在中国的养母不闻不问。 时间回到1945年,那时候的生活是最艰苦的,大家吃不上饭,饿死街头是最常见的现象。 就在自己还顾不过自己的时候,赵凤祥与李秀荣却因为一时的心软,捡到了一个日本男婴。 因此全家人遭受着白眼和谩骂,但他们心甘情愿,可谁知,自己的一心付出却养出来一只“白眼狼”。 那一年哈尔滨的冬天格外的冷,大街上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只有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还在露宿街头。 这时候,刚从外面找吃的回来的赵凤祥与李秀荣两口子,正路过一个胡同,他们看见一个盖着破麻袋的一个孩子,冻得奄奄一息。 “这是谁家可怜的娃儿啊?”李秀荣身为母亲,她最看不得这样的场景。她马上走上前去看,并拨开麻袋片,看见一个被冻得嘴唇发紫的小男孩。 顿时李秀荣心生怜悯,她不断给男孩搓着手,哈着气,试图来让男孩暖和一下。 但天那么冷,而且马上就要天黑了,赵凤祥却催促她快点回家,少管闲事。 但李秀荣心看着这个孩子就是心疼,如果今天她走了,这个孩子肯定也活不成了,这样她的后半辈子过得都不会安生。 身为丈夫的赵凤祥知道李秀荣的想法,他便想着,先带回去再说,暖和暖和,等好一些再让他走。 谁知就是因为当时的一时心软,让他们家背负上几十年的骂名。 当孩子被李秀荣抱回家以后,赶紧放到让炕头上,赵凤祥赶忙倒来热水,一勺一勺地喂进他的嘴里。 李秀荣盘腿坐在炕上,就这么紧紧抱着这个孩子,为了让他尽快暖和过来,她解开自己和孩子的衣服,让他们两个皮肤互相接触,并不停地搓着他的手和脚。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小孩子的脸色有了缓和,李秀荣也松了一口气。小男孩睁开眼,开口第一句话就震惊了赵凤祥两口子。 他们竟然捡回来一个日本孩子,顿时赵凤祥就恨得牙痒痒,说道:“这竟然是日本人的种,要知道我说啥也不会带回来!” 但李秀荣却为难地说道:“他爹,你别说了,这又不怪孩子,这么小,他知道啥啊?” 就这样,他们在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渐渐产生了感情,赵凤祥两口子教他汉语,并取名“赵连栋”,夫妻俩宁可饿着肚子,也要让孩子吃饱穿暖。 为此他们的做法,遭到了村里所有人的反对和谩骂,说他们是卖国贼,竟然养仇人的儿子...... 赵凤祥两口子就这么忍受着旁人的谩骂和白眼,赵连栋也是常受欺负。他们为了给赵连栋更好的生活环境,随后便搬了家。 就这样,赵连栋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上学,赵凤祥与李秀荣尽最大的可能给予赵连栋最好的生活。 赵连栋成年后也能很快成家生子,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虽然日子清贫,但好在一大家人都在一起,平淡中幸福。 在过去的这些年中,又迎来了中日建交,赵连栋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他自己的亲生父母是否还活着?他的家人现在又过得怎样? 从小将赵连栋养大的李秀荣自然知道他的想法,便鼓励他回日本去看一看,并还贴心地为他准备了路费。 在李秀荣的鼓励下,赵连栋踏上了回国探亲之旅,谁能想到这一去他就再也没回来呢。 经过多方打听赵连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人,相比较之下,日本的亲人生活条件比李秀荣家可是好的太多了。 渐渐地他就不愿意再回到那个艰苦的地方。 而李秀荣还在傻乎乎地等着赵连栋回来,她每天拄着拐,在村口坐着等他,这一坐就是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更是与赵连栋失去了联系。 而远在日本的赵连栋却又娶妻生子,直到赵凤祥与李秀荣纷纷去世,都未能再见到他一面。 信息来源: 搜狐新闻:2005年08月26日《中国老人收养日本遗孤续:要活着再见他一面》 新浪新闻:2005年08月22日《日本遗孤:一去十一年 不认中国娘》
1945年,中国夫妇收养了一名4岁的日本弃婴,顶着辱骂,将其抚养长大。40年后弃
在东方寻史
2024-12-10 19:26:2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