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北京火车站,吴樾行刺失败,一名清军抓着他的辫子,正被清理出车厢,镜头中的他非常惨烈,不仅身体已经被炸得支离破碎,血肉模糊,而且手足齐断。 晚清时期,清政府曾派遣诸多考察团远赴西方各个国家,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体制来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清王朝。 不过,对于清政府的统治者慈禧来说,当时面对国内一种想要讨伐满清,想要革命的声音愈演愈烈,慈禧这么做与其说是为了国家,不如说是为了自己蹲好为了满清。 在那个时候,中国不可能实行君主立宪制,如果进行君主立宪也就说明了国家的权力将被分散,不会集中在一个人的手里。 这样一来无疑动摇了慈禧的统治地位,所以慈禧就想出了一招安抚民心的妙计,像派出考察团这样的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正因如此,1905月24日,在慈禧的安排下由五位王公大臣组成的考察团将在这一天进行出访。 这个消息也被当时许多国内的革命志士所知,其中就有一名叫做吴樾的佼佼者,他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寻找挽救民族生死存亡的出路。 得知考察团将要出访的消息后,十分气愤,认为这就是满清政府在把他们百姓当猴耍。 直接就抛出一句“决不甘为拜服一种非驴非马之立宪国民也”,为了揭露清政府的真面目,吴樾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 于是到了9月24日当天,吴樾打扮成正在火车站干活的工友模样,悄悄地混进了火车站当中。 因为火车站的人实在太多,把吴樾挤的根本走不到考察团五人的跟前,眼看几人就要走进列车了。吴樾本来想着在火车站趁着他们没上车的时候将五人给解决了,这样一来自己也能在第一时间脱身。 如果在列车上行动恐怕性命难保.... 到底是去是留,吴樾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后还是朝着列车内走去,他觉得现在的国人都是麻木的,如果自己的牺牲能唤醒国人的意志,那么他就算死也值了。 刚坐上列车,上面的工作人员就要对吴樾手上的提包进行检查,但这包里装的可是炸药,眼看就要轮到自己了。 吴樾急中生智的对工作人员说着:“我是这次考察团绍大人(绍英)的随行人员,包里面都是一些公文,按照规定是不能给外人看的。” 工作人员一听是绍大人的随从,连连摆手放行。吴樾这才有惊无险的躲过一劫,因为列车很长的原因,吴樾也不知道五人在那一节车厢,只能走一节看一节。 原本吴樾以为列车上的会有很多的安保人员,但这一路走下来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多,这也为他的行动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当吴樾走到下一节车厢的时候,他隐隐约约的听到了几人对话的声音,从谈话内容上来看正是考察团的五人。 吴樾看了看周围无人,随即从包里掏出炸弹,拉掉引线径直的就朝着几人冲了过去,看到吴樾手持手榴弹朝着自己冲了过来,几个王公大臣吓的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在车厢里四处逃窜。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吴樾却估计错了炸弹爆炸的时间,还没等自己将炸弹给扔出去就在他的手中爆炸。 剧烈的破坏力将车厢给炸出了一个大窟窿,考察团的五人却只有两人受伤,反而吴樾因为距离爆炸点最近,身体被炸的粉碎,当场没了命。 吴樾的尸体就这样被人抓着辫子拖到了列车外,这次的刺杀行动让清政府受了很大的惊,因此,为了杀鸡儆猴他们残忍的将吴樾的头颅割下,在北京到处游行。 仿佛在告诉所有人,这就是和清政府作对的下场。 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清政府被推翻后,吴樾的遗体才被安葬在安庆老家,孙中山先生赞叹吴樾是革命的先行者,并为他的墓碑题下了“皖江烈士墓”五个大字。
1905年,北京火车站,吴樾行刺失败,一名清军抓着他的辫子,正被清理出车厢,镜头
在东方寻史
2024-12-09 03:19: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