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年前的那场战争,中国为何败给小岛国?
乐蓉谈文学
2024-12-04 20:34:20
🌟《沉没的甲午:北洋悲歌与晚清大败局》
🌟[陈悦]
🍂
前不久,我国自主建造的军舰海南舰和长沙舰访港并开放公众参观,庞大而先进的军舰让我们深感自豪。
.
但在130年前,中国却因为落后的海军装备而被旁边小小的岛 国痛击,晚清政 府由此走向灭亡,中国陷入长时期战火纷飞、社会动乱的至暗时刻。
🍂
那场揭开黑夜帷幕、改变中国命运的战争,叫甲午战争,今年已是130周年。
.
战争的开端是在1894年,对中国觊觎已久的日本插手朝 鲜半岛事件,寻找机会向中国开战,并在朝 鲜半岛偷袭和重挫中国的北洋水师军舰。
.
蕞终,中国战败,晚清政 府签下屈辱的《马关条约》。
🍂
无论在何时回顾这场战争,总会让我们感到气愤而又无力。
.
当时的清王朝不是没有努力过,进行洋务运动,建立北洋海军,采入先进昂贵的舰船大炮装备,等等。
🍂
但“天朝上国”的自大认知使得清廷没有重视军队建设,及时投入更新军备,也没有正视日本海军的“弯道超车”。
.
长年的闭关锁国、积贫积弱,导致国力大大落后于西方,甚至还比不上当时进行变革发奋自研军舰装备的日本。
.
加上制度上的弊病和多方派系权力和利益的争夺,便陷入了时代的困局,即使在战争中有许多爱国将士以身殉国,也阻止不了溃败。
🍂
海军史、甲午战争史专家陈悦老师这本经典的《沉没的甲午》,已经是时隔15年后的再版,进行了大幅修订增补,共近50万字。
.
通过对大量原始档案的分析和田野调查,钩沉战争中的历史细节,从国内到国外时势,从朝廷党争到战场态势和作战细节,以史料为基础客观全 面地讲述这段历史,分析了甲午战争惨败的复杂原因,还原130年前那段屈辱的历史现场,也让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明白怎样才能真正地强国。
🍂
从战争爆发之前的朝 鲜时局,到日本的步步进逼及开战,北洋海军在多方利益斗争的掣肘中被动迎战,到战败签下《马关条约》,不到两年时间,中国的命运被完全改变。
.
在这期间,居心叵测的侵略者、投机倒把的政客、推诿责任的官员、自私自大的臣子、贪生怕死的将士……众多历史人物联手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也将中国的前路推向了死胡同。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侵略者固然可恨,但内部的溃烂更让人无力空余恨。
🍂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