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煤层燃烧300年,到现在都没灭,每年损失115万吨煤炭,折算下来就是10多个亿,那为什么不去灭火呢? 贺兰山耸立于宁夏与内蒙古之间,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地理屏障。 然而,这片雄浑的山脉却隐藏着一个持续燃烧的秘密——煤层自燃,默默地燃烧了三百多年。这“火焰山”的称号,与它雄伟的外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引发人们无尽的疑问和担忧。 贺兰山的煤层自燃,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贺兰山地区地质结构疏松,土壤中富含氧气,为煤层自燃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供应。 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干旱,阳光暴晒,也增加了煤层自燃的风险。这就好比一堆干柴,一点火星就能点燃。 而人为因素,例如煤炭开采活动,导致地表下的原煤裸露,更容易接触到空气和阳光,进一步加剧了自燃的风险。 这就像在干柴堆旁边放了一把火,想不烧起来都难。与“地狱之门”的意外点燃不同,贺兰山的煤层自燃更像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爆发。 这持续燃烧的地下火,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估算,贺兰山煤层自燃每年损失的煤炭高达115万吨,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 这相当于烧掉了一座金山银山。更令人担忧的是,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空气,危害当地居民的健康。 长期吸入这些有毒气体,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甚至增加患癌风险。此外,煤层燃烧释放的热量也影响了当地的气候,加剧了干旱,恶化了生态环境。 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燃烧的煤层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破坏了赖以生存的环境。 面对这燃烧的“火魔”,人们并非束手无策。传统的灭火方法,例如注水灭火,在贺兰山却行不通。水与煤炭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反而会使火烧得更旺。 这就像火上浇油,适得其反。用沙土或混凝土掩埋火源,也难以奏效。贺兰山地形复杂,火源深埋地下,燃烧面积广,很难彻底封堵所有火点。 新火点不断出现,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样,按下葫芦浮起瓢。目前的技术手段难以完全扑灭贺兰山的地下火,这需要更先进的灭火技术和更科学的治理方案。 贺兰山煤层自燃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它既是自然灾害,也是人为因素的叠加。目前,扑灭这燃烧了三百年的地下火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扑灭贺兰山的地下火,恢复这片美丽的山脉的生态平衡。 信源:经济参考报
贺兰山煤层燃烧300年,到现在都没灭,每年损失115万吨煤炭,折算下来就是10多
漫悠芸端的事儿
2024-12-04 15:41:58
0
阅读: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