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美国“表忠心”,反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小国,如今下场如何?   危地马拉位于中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4-12-01 23:39:27

为向美国“表忠心”,反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小国,如今下场如何?   危地马拉位于中美洲的心脏地带,东临加勒比海,西邻太平洋,北接墨西哥。   这片土地山脉、火山与热带雨林交织。   尽管国土面积相对较小,但其土壤肥沃、气候适宜。   尤其是香蕉、咖啡、甘蔗等热带农作物的种植优势巨大。   危地马拉还曾是玛雅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然而,在西班牙征服中美洲之后,危地马拉成为西班牙帝国的一个重要殖民地,直到19世纪才独立,步入现代国家的行列。   19世纪初,危地马拉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然而,在种植业方面。由于历史上长期依赖西班牙的殖民经济模式,危地马拉的农业结构过于单一,国内的经济基础极为脆弱。   1870年,基斯,一个来自美国的商人,他所创立的“联合果品”公司,将改变危地马拉的经济面貌。   他的初衷并非直接涉足水果种植,而是希望能够在危地马拉修建一条铁路。   当时的危地马拉几乎没有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制约了香蕉等农产品的出口。   基斯决定修建一条铁路。   这一计划受到了危地马拉政府的欢迎。   然而,基斯提出,在修建铁路的同时,希望能获得铁路沿线土地的使用权。   这一要求最终被危地马拉政府接受。   基斯的“联合果品”公司不仅建设铁路,还开始控制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并将其用于香蕉种植。   为了减少成本,基斯将香蕉作为工人的部分工资。   而基斯的香蕉供应提供了更为充足的食物来源。   基斯支付给工人的现金工资低于市场水平,但通过香蕉这种形式,工人实际能得到的“薪资”大大增加。   工人们并不反感这种交易。   基斯是早已意识到自己掌握了通往美国市场的独特资源。   他通过对土地的大规模收购,原本散落的本土水果商家纷纷倒闭。   危地马拉政府几乎无法做出有效反应。   即使部分民族资本家试图通过进行反抗,选择支持改革的总统埃雷拉也未能改变这一局面。   该公司后来不仅主导着农业和贸易,还进一步渗透到电力、交通、通信等多个行业,许多人依靠在联合果品工作12至14小时却只有微薄的薪水。   1951年,危地马拉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阿本斯,他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阿本斯推行了《工人保护法》。   美国政府通过游说,迅速采取了反制措施,甚至在CIA的支持下,通过“幸运行动”资助反对派进行政变。   1954年,美国军队直接参与,最终推翻了阿本斯政府。   联合果品公司继续在背后操控着国家的经济走向。   美国不仅通过经济手段对国家进行控制,还通过文化的渗透强化了对社会各层的支配。   由于大地主阶级与天主教的联合,美国有效地控制了人民的思想。   危地马拉国内并未能出现一个能够代表广泛劳动人民利益的政党。   无论是左翼的无产阶级力量,还是代表农民和工人的革命力量,都未能获得实质性的支持。   国家逐渐被迫放弃了多元化的经济发展路径,危地马拉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于香蕉、咖啡等作物的种植和出口。   虽然危地马拉的土地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潜力巨大,但由于外部资本的垄断和对本国政策的干预,国家未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潜力。   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黄叶病和飓风的袭击,联合果品公司面临财务困境,最终宣告破产。   美国的干预促使该国开始实施民主选举。   新选举产生的政府未能提出长远的经济发展规划,更关注的是迅速获取权力。   由于选举过程和政府行为受美国利益影响,腐败蔓延,贫富差距拉大。   国内大地主和外资资本家掌控了大部分可耕地。   六成以上的耕地掌握在少数地主手中,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政府改革,危地马拉的农产品价格并未形成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2019年美国与危地马拉签署了“安全第三国”协议。   尽管如此,与巴西和印度类似,危地马拉如果能够摆脱外部势力的压制,并通过内部改革来增强政府的能力,依然具备通过多元化发展走出困境的可能。   20世纪中叶,美国为打击共产主义势力,逐步加大了对中美洲国家的干预力度。   虽然联合果品的影子逐渐消失,但美国对危地马拉的控制并未停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毒品贸易成为了美国干预中美洲的又一借口。   危地马拉成为南美洲毒品走私的重要中转站,CIA在背后支持着这些非法交易。   直到21世纪,随着中国与危地马拉建立外交关系,这个国家似乎才迎来了些许曙光。   参考文献:[1]袁泉.危地马拉的彩色小镇[J].疯狂英语(新读写),2024(1):44-4677

0 阅读:31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