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越南边境老山战场,面对镜头,罗卜基低声说:“拍了我也看不到。”此时,

九州兔吹不散 2024-11-30 17:28:56

1986年,越南边境老山战场,面对镜头,罗卜基低声说:“拍了我也看不到。”此时,他“腰缠万弹”,武装到了牙齿,然而不幸的是,因为救一个俘虏,他英勇牺牲,骨灰至今未下葬。 罗卜基,出生于四川凉山一个普通的彝族家庭,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 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初中刚毕业,父亲就对他说:“出去吧,山里的娃,要走出去才有活路。”就这样,他揣着一个破布包和一腔热血,加入了部队。 当兵的生活苦,可罗卜基从不叫苦。 他暗暗下定决心:“不能丢了彝族人的脸!”他用微弱的文化基础,一点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训练场上更是咬着牙拼命。两年后,他入了党,还成了连队的班长。 1986年,部队接到“兰剑B行动”的命令,目标是拔掉越军盘踞的604、968高地。这是一场极其艰难的战斗,突击队员的生还几率几乎为零。 但罗卜基没有丝毫犹豫,他主动申请担任第一突击队的副队长。 战前一天,彝族战士们按照习俗,杀鸡占卜。这是凉山男人的传统,上战场前必须用这种方式测凶吉。罗卜基和五个彝族兄弟围坐在地上,将鸡头甩出去的瞬间,大家都屏住了呼吸。 鸡头落地,四周一片寂静。兄弟们的鸡头都朝外,只有罗卜基的鸡头静静地朝向自己。 他盯着地上的鸡头,笑了一下,似乎并不意外。他轻声说:“没事,命是天定的。” 晚上,战友们都在喝水聊天,有人小声问他:“基子,要不明天你别再冲在前面了。” 罗卜基摆摆手,摇摇头:“怕死还当啥兵!” 他又拍了拍战友的肩膀:“我命硬着呢,放心。” 1986年10月14日,越南边境老山战场,这一天,是战斗的日子,大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战争之前,在给大家拍照片,他腰间已是“腰缠万弹”,面对镜头,他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腼腆地摆摆手,低声说了一句:“拍了我也看不到。” 说着,又赶紧转身整理装备,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而这张照片也成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张照片。 10月14日中午,战斗打响。老山上枪炮齐鸣,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罗卜基一马当先,带着五班迅速突破越军的前沿阵地。 他像一只猛虎一样冲在最前面,炸掉了三个火力点,手弹投掷精准,猫耳洞里的敌人被他一连解决了六个。 战友们都跟在他后面,一边惊叹,一边小声喊:“班长,留点给我们啊!”罗卜基头也不回,只挥挥手:“快跟上,别掉链子!” 战斗持续到下午,他带着队伍俘虏了一个越军士兵。这个俘虏一脸惊恐,不停用越语喊着什么。罗卜基拍拍他的肩膀,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说:“别怕,跟我们走,保证你活着。” 撤退途中,越军反应过来,炮火猛然袭来。一发炮弹在俘虏身边炸开,土石飞溅,俘虏吓得瘫在地上不动了。罗卜基大喊:“趴下!”话音未落,他已经扑了过去,用身体把俘虏牢牢护住。 “轰——”一声巨响,弹片飞舞。俘虏毫发无伤,但罗卜基的腰部和胸口被弹片刺穿。他的血一下子涌了出来,染红了地面。他躺在地上,脸色苍白,嘴唇微微动了动。 战友们赶紧围过来,呼喊:“罗班长,撑住!马上送你回去抢救!” 罗卜基却轻轻摇了摇头。他抬起染满血的手,抓住俘虏的衣服,用力吐出几个字:“带……带他回去……”然后,手无力地垂下。 罗卜基牺牲的消息传回部队,所有人都心痛不已。他的牺牲,用生命诠释了军人的职责与荣耀。上级为他追记一等功,这张定格的照片也被送回了家乡。 按照彝族习俗,罗卜基的骨灰没有下葬,而是存放在烈士陵园中。他的家人每年都会去祭拜,凉山的年轻人也常常听长辈讲起他的故事。 有村民感叹道:“他是我们彝族的骄傲,也是咱凉山的英雄。” 罗卜基,一个普通的名字,却代表了无数在战场上奉献生命的英雄。他的牺牲,虽然是一个家庭和一群人的悲痛,但也是一方山水的记忆。因为,他的精神,早已超越生死,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0 阅读:79
九州兔吹不散

九州兔吹不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