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两次辍学,数学只考30分,父亲钱学森却不管不顾随他便,可钱永刚依旧说:他是一个合格的爸爸。 钱永刚的这番话,多少是让人感觉有点意外了。为什么只是“合格”,能有这样的父亲不应该用“优秀”来形容吗? 毕竟他的求学经历和父亲的成就相比,显得有些黯淡,可以说和大家印象中“科学家家庭”的孩子不太一样。 而更让人疑惑的是,面对儿子的种种“不顺”,它似乎并没有过多干预,这又是为什么? 也许可以从他的视角,去了解这位科学巨匠的另一面。 在他的记忆里,父母很少对他进行说教,也没有给他设定什么远大目标。 父母对他的教育,好像都融在了生活的习惯里。 每天放学回家,爸妈不是忙着检查作业,催孩子上补习班,而是在书房里静静地看书或者工作。 这大概就是钱永刚小时候的日常。 父母都是非常专注认真的人,一工作起来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从小就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成长,也自然而然地有了爱学习的好习惯。 家里有个做饭的阿姨,有一天跟钱永刚感叹:“你爸真有学问。” 小孩子听到大人夸自己爸爸,心里肯定美滋滋的。 不过阿姨接下来的话,却让小钱永刚对“学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阿姨说,钱学森每次吃饭都穿得特别的干净整洁,一看就非常尊重他们这些做服务工作的人。 一个大科学家,对一个普通的炊事员都这么尊重,这才是真正的有学问,而且这学问可不是书本上能学来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修养。 估计当时的钱学刚也不是特别懂其中的意思,但他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钱学森夫妇从来不限制钱永刚读什么书,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甚至连小人书都可以随便看。 在那个年代,很多家长都恨不得孩子只读教科书,钱学森夫妇却鼓励孩子广泛阅读,培养他对知识的渴望。 有一次钱永刚迷上了一本百科全书,这本书在当时可是孩子们的“宝典”,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钱永刚看得津津有味,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跑去问爸爸。 能有个火箭专家老爸亲自给讲解科学知识,这是多酷的一件事。 钱学森也从不嫌麻烦,总是耐心地解答儿子的疑问,用他能理解的语言,把复杂的科学原理讲得生动有趣。 除了学习和生活习惯,钱学森夫妇对钱永刚影响最深远的,大概就是爱国主义教育了。 钱学森当年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历经千辛万苦回到祖国,这段故事钱永刚从小听到大。 和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不同,钱学森好像对孩子的成绩并没有那么在意。 比如说钱永刚在初中时数学只考了30分,这要是放在现在,估计很多家长都得“炸锅”了。 但父亲并没有因为成绩差就骂他,反而鼓励他继续探索,去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后来他在一次考试中拿了满分,要是普通的家长可能乐得都不行了,父亲却笑着说:“我觉得4分挺好的,没必要全拿满分。” 这句话让当时的他有些摸不着头脑,现在想来,有可能父亲是想告诉他,分数并不代表一切,更重要的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当他决定高中辍学去参军时,父亲也没有阻止他,而是很痛快的就同意了。 后来他选择去学习计算机这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父亲同样也表示很支持他。 当然钱学森的“放手”也不是有些想象的对孩子完全的就不管也不问了。 在他感到迷茫的时候,他也会给予一些建议和引导,帮助他找到人生方向。 他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钱永刚,告诉他成功没有捷径,必须得付出汗水的一点一点学习,才能有所积累。 如今的钱永刚,虽然没有达到父亲那样的学术高度,但他拥有自己的事业,拥有幸福的家庭。 在他看来,这就是一种成功,而这份成功,离不开父亲的教育和引导。 他给父亲评的“合格”,也并不体现在钱学森给孩子铺了多么平坦的道路,而是他给予了孩子精神上的财富,教会了他们如何去面对人生中那些好像没有非常顺利的事情。 所以比起“优秀”来说,“合格”对于钱永刚来说,可能更适合父亲。 他给父亲的评价就像父亲当年说他的成绩一样,4分好像比满分更好。
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两次辍学,数学只考30分,父亲钱学森却不管不顾随他便,可钱永
史记峰会
2024-11-27 12:43:2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