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很多人讨论汽车自媒体买车来绑定投放的话题,刚跟小老弟聊了一下,也挺有感触
前几年(18年之前)得承认,收入普遍向好,内容创作和行业红利共同发展。
这两年基本盘收缩,必然要有人饿死,有机构要退场,内容上的,仅仅是内容强大也不再占据商业化的绝对优势,想从0开始突围更加不可能。我刚好就卡在这个时间点毕业上班,也很迷茫,也很难受。
大鱼吃小鱼,有钱的用买车来加强商业联系,即便品牌下单不成,也能阻击没买车的团队(话语权优势和用车成本下降),感觉也是挺符合自然淘汰的逻辑的。国内大部分媒体就是靠厂家投放活着,这也是基本盘,咱们只能是接受。
但是买车的会在内容上产生极大的内容倾向,即围绕特定品牌,围绕特定产品,这是KOC的重要特征,但国内很多KOC为了追求商业效果简直变成了“专门产品顾问和销售”。更差一点的,就有了饭圈那种对立和拉踩,这样就很恶心了。
因为我上网不是为了看这个的呀!
不过这种情况纸媒时代都有,小老弟给我分享了一个例子,挺有趣。怎么平衡初心和现实,平衡商业和原创,感觉国内大部分人都没搞懂,我现在甚至温饱都难,更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