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烛夜,贺炳炎将军不管妻子怎么劝说都不肯脱掉衣服。新婚妻子心中委屈,哭着说:"你若不喜欢我,为何要娶我?难道要我守活寡?"贺将军慌忙道:"不,不是的,我只是担心会吓到你。"妻子闻言困惑不已,直到看见贺将军脱下衣服,她顿时泪流满面! 1913年,贺炳炎出生在湖北省,他的家境极其贫困,母亲去世后父亲成为了他唯一的亲人,为了生计,他从小就给别人放牛,学一些简单的手艺补贴家用。 小时候的贺炳炎并不是那种随和安分的孩子,他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尤其看不惯别人被欺负,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他总是挺身而出,哪怕自己力量有限,也敢和比自己年长、强壮的人争执。 贺炳炎16岁时决定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当时革命的火种已经在大江南北燃起,许多像他一样贫苦出身的年轻人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毅然加入了革命队伍。 对于贺炳炎来说,参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那些在他眼里不应该遭受压迫的人们争取公道。 刚参军时的贺炳炎由于他身材瘦小,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怕是打不了仗”,组织上也有些犹豫,担心他身体条件不适合激烈的战斗,而这个小个子却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引起了贺龙元帅的注意,贺龙慧眼识珠,破格录用了他。 贺炳炎尽管身材瘦弱,但他在训练和实战中展现出了过人的战斗能力,不到一年时间,他便被任命为贺龙的警卫班班长,开始逐渐在军队中崭露头角,在一次任务中,贺炳炎凭借一把大刀勇敢迎敌,不仅吓退了对手,还俘虏了40多名敌军。 这场战斗不仅让他的名字在军中传开,也让所有人对他的实力刮目相看,从那时起,贺炳炎的军旅生涯开始步入正轨,大家不再把他当成那个瘦小的新兵,而是一个真正的战士。 19岁那年,贺炳炎得到了进军校学习的机会,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特别是在军事战略和战术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天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战,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锤炼和提升,几年后,他成为了红军中炙手可热的指挥员。 贺炳炎多次参与重大战斗,并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成为了军中有名的悍将,他的勇猛和灵活的作战方式使他赢得了“贺小龙”的绰号,这个绰号不光在战士们中间流传开来,也让敌军闻风丧胆。 1935年,红军开始了长征,当时的贺炳炎已经升任红二军团第五师师长,负责带领部队在前线开路,在长征的艰难途中,贺炳炎带领的部队多次与敌人短兵相接,每一次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瓦屋塘战斗中,贺炳炎第六次负伤,右臂中弹,伤势十分严重,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极其落后,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截肢,否则伤口感染将危及生命,可面对即将失去右臂的事实,贺炳炎却显得非常冷静。 在得知截肢手术没有麻醉药、只能用木匠锯子进行时,他依然坚决地同意手术,截肢手术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贺炳炎只咬着一块毛巾,结束后他开口问的第一句话是:“我还能继续打仗吗?”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无不动容,他的坚强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面对身体残疾时那种不屈的精神上。 尽管失去了一只手臂,贺炳炎休养了仅仅七天就重返前线,继续指挥战斗,这个时候,他在军中的新绰号也诞生了——“独臂将军”,对很多人来说,失去一只手臂意味着生活将变得更加艰难,而对贺炳炎来说,这只是一场新的战斗的开始。 在1942年,贺炳炎终于有了短暂的休整机会,他被调回延安,进入军事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这是他参军以来,第一次真正离开战场,过上了相对安稳的生活,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改变他生活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姜平。 贺炳炎和姜平相识后,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结为夫妻,婚礼在延安举行,由中央领导亲自见证,这在当时是极为荣耀的事情,而新婚之夜发生的一幕却让人意外又感动。 婚礼结束后的晚上,贺炳炎迟迟不脱衣上床,这让姜平感到非常困惑,她问贺炳炎:“你是不是不爱我,为什么对我如此冷淡!” 贺炳炎无奈地解释说,他并不是不爱她,而是害怕自己的伤疤和断臂会让她感到害怕,当他最终脱下衣服时,姜平看到了他身上的无数伤痕,这一刻,姜平心疼得泪水涟涟。 她安慰贺炳炎说,这些伤疤是他为革命奋斗的印记,在她眼中,贺炳炎是最伟大的英雄,也是她心中最完美的丈夫,婚后的贺炳炎很快又返回了前线,姜平则留在后方,独自一人照顾家庭和孩子,默默支持着丈夫的革命事业。 这段感人的婚姻故事,让人们看到了贺炳炎不仅是战场上的英雄,也是一位有柔情、有顾虑的丈夫。 (信源:凤凰新闻——贺炳炎上将新婚趣事,为何在床上坐了一晚上 2021.7.24 360百科——贺炳炎)
洞房花烛夜,贺炳炎将军不管妻子怎么劝说都不肯脱掉衣服。新婚妻子心中委屈,哭着说:
飞绿说历史
2024-11-20 22:08:2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