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在敌人的屠杀下,白公馆只剩下19名地下党员,这时,罗广斌对仅剩的看守杨钦典说:“放了我们,给你自己留一条后路吧!” 1949年那会儿,敌人杀得跟不要钱似的,白公馆里的地下党员就剩19个倒霉蛋了。这时候,罗广斌瞅着那最后一个看守杨钦典,笑嘻嘻地说:“哥们儿,放咱们一马吧,也算给自己留条小胡同走走!” 1949年的中国,那叫一个热闹,跟炸了锅似的。国共两边,掐得跟啥似的,都到了拼命三郎的地步。古人说得好啊,“乱世里头,英雄才敢露脸”,多少好汉在这档口,都给自己挣了张名片。重庆这山城,更是成了大戏台。就说那白公馆吧,看着挺不起眼,可里头的血泪故事,能装一箩筐。白公馆啊,原本就是重庆城里头一个不起眼的小民房,可到了国共两家掐架快完那会儿,它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的秘密小黑屋,专门关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你说这地儿,共产党的英雄们可没少受罪,那血啊,跟不要钱似的,把白公馆的角角落落都给“装饰”红了。就在这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绝望得能让人疯掉的地界儿,一场要命的选择题大赛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1949年的重庆,深秋时节,天阴得跟锅底似的,好像老天爷都在说:“大事不妙啦!”白公馆里头,那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枪声跟放鞭炮一样,一个接一个,每响一下,就有一位同志的性命挂上了号。杨钦典,一个看守小喽啰,站在那凉飕飕的墙根儿底下,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跟打翻了调料罐似的。杨钦典,这哥们儿1918年在河南郾城县闪亮登场,原本是跟着胡宗南混的马背上的汉子。1948年,他一转身,成了白公馆的“守门员”,从此一脚踏进了那个乱哄哄的年代。在这儿,他碰见了宋绮云、许晓轩这帮子铁了心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这帮人,跟杨钦典平时听的国民党那一套完全不一样,他们心里有团火,烧着对未来的美好梦想。他们说话、办事、待人接物的样子,慢慢在杨钦典心里种下了一颗“为啥”的种子。 日子一长,杨钦典的耳朵被这些地下党员的话给占领了,什么平等啊、自由啊、人民解放啊,听得他心里直痒痒。虽说他是看守,但在地下党员的熏陶下,他也开始偷偷摸摸地帮点小忙,比如传个话、换个书报啥的。这些小事儿,别看不起眼,其实正悄悄改变着他的命运走向。 1949年8月,蒋介石一声令下,要在重庆收拾那些被关起来的政治犯,白公馆的地下党员也在劫难逃。这时候的杨钦典,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站岗的看守了,他心里乱得像麻团一样。他被逼无奈,掺和进了这场血腥的屠杀,最让他心如刀绞的是,他亲手送走了那个八岁的小家伙——“小萝卜头”宋振中。这一手,直接把他的人生给拐了个大弯。11月27号那天傍晚,白公馆里枪声跟放鞭炮似的响个不停。杨钦典呢,就站在门口,瞅着那19个地下党员,心里那叫一个乱啊。他琢磨着,这要是一动手,这十几号人可就得跟世界说拜拜了。就在这节骨眼儿上,罗广斌的话就像一道闪电,唰的一下照亮了杨钦典的心:“老杨啊,你给咱开开门,出去后咱给你作证,你也得给自己留条活路不是!” 这话,简直就是一把万能钥匙,把杨钦典心里那扇紧闭的门给打开了。他开始琢磨,这杀人放火的事儿自己到底图个啥?是继续跟着倒霉,还是趁这机会翻身做主?琢磨来琢磨去,杨钦典心里有了谱儿。他借着职务的便利,悄悄地就把牢门给打开了,给那19个党员使了个眼色,让他们趁着天黑赶紧跑。 那一刻,他心里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既有放人一命的高兴,也有对自己将来前途的忐忑和害怕。罗广斌他们趁机跑了出去,而杨钦典呢,这个曾经的牢头儿,也因为这一哆嗦,把自己的命运给彻底改写了。出狱以后,罗广斌可没忘杨钦典那救命之恩,跟兄弟们一块儿找到了重庆军管会,把杨钦典在关键时刻站对边的事儿给说了。在那个乱糟糟的年代,杨钦典这手可是够勇敢的,跟残暴势力对着干,救了不少人。结果呢,人家就网开一面,让他回老家河南继续当农民去了。 不过啊,历史的鬼影儿可不是说走就走的。杨钦典心里头那个愧疚啊,就跟狗皮膏药似的,揭不下来。为啥呢?他手上沾了小萝卜头的血,那孩子那么小,就被他给……这事儿成了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新政府一翻腾历史旧账,杨钦典那点事儿就被翻出来了。虽说1949年11月他干了件好事儿,但以前干的坏事也跑不了。最后,他还是因为杀了小萝卜头这些事儿,被判了20年。在牢房里,杨钦典那是有大把时间琢磨自己的人生呢。从村里的小土娃,混到国民党当兵的,又成了白公馆的看守,这家伙的人生路啊,简直就是跟着战乱和动荡跑马拉松。可到了那个关键晚上,他做出的决定,不仅让19个地下党兄弟的命运转了弯,还在历史书上给自己刻了个章。他这辈子,就像本悬疑小说,里面全是纠结和反转,但最后,他还是选了正义和良心这一边。
1949年,在敌人的屠杀下,白公馆只剩下19名地下党员,这时,罗广斌对仅剩的看守
野玫瑰幻想历史
2024-11-12 18:55:50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