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买房,不要浮于表象,忽视内核逻辑

白莲说房产 2024-11-12 13:16:35
闲聊。 买房,是绝大多数家庭一辈子的大事,除了表面的三大配套,内部的产品表现,还有综合的性价比。 建议多多关注下城市、区县、板块的购买力问题。尤其是中位数和普通住宅的上限。 成都的新房是未来预期,二手房才是现实主义。 参考二手房中位数,大概长期维持在150万左右,所以二手房的买法建议锁定在100-300万的区间。 中位数更多的是依靠城市工资收入水平而定的,偏刚需自住。普通住宅的上限,更多的是依靠城市新中产而定的,偏金融属性。 你自己是什么预算什么身份,你买的房子以后对应的是什么客群什么属性,都要一一匹配,而非错位。 前几年我也说过错配现象,刚需盘的大户型,比如底跃顶跃,都很难卖,成交价和流通性双低。 甚至一个极刚的楼盘里,70多平的小套三,流通性也远远高于90多平的假套四,这就是错配的定位。 反过来说,塔尖的城市新中产聚集的区域,追求舒居品质的板块氛围,那么刚改、改善甚至顶豪则成为了流通的主力,反而套三单卫、套二,基本沦为出租房。 成都一二圈划分棱角明显,甚至一圈内部也有板块梯队之分,户型的迭代,外立面的刷新,都是表现,内核还是地段价值。 如果一个地段是长期被认可的精华区域,那么二手房很烂也能卖出高价;如果一个板块确实能未来可期,整体发展预期较好,那么当前新产品价格四五万依然被抢爆。 反之单纯靠内部的产品,极致的低价,忽略外部的地段(梯队、圈层)价值,那么二手房市场一定会哀鸿遍野。 总之,买房视角一定要站在更高的维度,从前世今生去预判价值,除非——纯消费主义。 

0 阅读:21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4

用户10xxx34

4
2024-11-13 22:29

形势早已巨变,房子那么多,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是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房价高对大家都不好(炒房客除外),最终买单的都是老百姓。很多人只看到价格到哪了,而很少考虑它到时能不能卖出去,好不好卖。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所谓的房价都是虚数,要有人买你的房才行。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都不知道你转手要卖给谁,卖给有钱人?他们都很多房等着卖呢。就算他们有改善需求,一般也会优先考虑买一手新房,而不是二手房。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有人说土地贵,房价都跌了土地不跌吗?不肯卖?你爱卖不卖,不卖拉倒,别以为大家不知道,卖地是来钱最快的,也是最好赚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毕竟买房是大宗商品大额支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急的是卖房的人,没钱的人才急。对于买房的人不用急,手里有钱不用怕,有钱还怕买不到房子吗?有钱随时可以买到房,有钱想买哪里都行。)

白莲说房产

白莲说房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