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起飞,一个降落,瞬移巴林,在这里有6小时转机[困][裂开][顶]
哎呀,表情符用错。我应该positive一点——巴林机场看上去相当好逛,很像国内那种现代敞亮的机场,免费wifi又嗖嗖快,祝我自己度过6小时的轻松时光。
很多时候想法真的会决定体验,对此我越来越深信不疑。中国赛季时记得一个同行见到我常说自己“累死了”,我心说,如果你每天都觉得自己很累,你的身体一定会更加配合你。但我始终没有说出口,因为会显得很有爹味。
爹味是没有必要的,也许过几年我就要当爷爷了呢!
对于天生并不具备乐观开朗个性的我,好心态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但好在我至少已拥有觉知。这次在#利雅得wta年终总决赛# 密集报道郑钦文,评论区也让我感受到她所面对的群体和环境——很多人爱她,支持她,但很明显,她也有一些执着的黑子。
有些黑子会把气撒在我身上。那天我惊喜地发现了一点:当时我在评论看到一条评论,我刚读了一句就觉得画风非常不对,没再往下继续看就立马把这个神经病删评拉黑。
如果我没有看到过,那么它就不存在。
这个发现让我非常惊喜。我记得刚开始玩社交媒体时,从来就是隔着报纸面对读者的我,第一次直面受众。遭遇恶意评论时,我会反复咀嚼,揣摩对方怎么想;甚至偷偷点开对方主页,看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要对我说那样的话,是只针对我还是日常广谱型神经病。
如今回想,我越是在这样的人和事上耗费精力,我就越是只会“赋予对方更强的能量。”
郑钦文说,她其实是一个内心敏感的人,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不在球员中寻求友谊,她根本就不想给自己纠结难过的机会。逻辑自洽,拒绝内耗。
一周前写到这个主题的文章下,有评论又说了,那么那个谁谁谁还有那些谁谁谁,不是有好多好姐妹,不也在圈中收获了好人缘和很多友谊?
只想说,人和人是不同的,每个人以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与自己相处,与世界和他人共处。为什么每个人都要遵循同一套答案呢?
几天前我看有港媒将郑钦文的这番话去问李娜的看法,当时还有个#李娜回应郑钦文不与选手交友# 的话题 。我心里呵呵一笑,这有什么好回应的;这些完全不了解李娜的同行,李娜不开口我就知道她会怎么答——
“人和人是不同的,有什么好比?”